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ollutant delivery through artificial subsurface drainage networks to streams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 mechanism, yet the impact of drainage tiles on groundwater hydrology at the watershed scale has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two‐dimensional, steady‐state groundwater flow model for a representative Iowa agricultural watersh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tile drainage density and incision depth on groundwater travel times and proportion of baseflow contributed by tile drains. Varying tile drainage density from 0 to 0.0038 m?1, while maintaining a constant tile incision depth at 1.2 m, resulted in the mean groundwater travel time to decrease exponentially from 40 years to 19 years and increased the tile contribution to baseflow from 0% to an upper bound of 37%. In contrast, varying tile depths from 0.3 to 2.7 m, while maintaining a constant tile drainage density of 0.0038 m?1, caused mean travel times to decrease linearly from 22 to 18 years and increased the tile contribution to baseflow from 30% to 54% in a near‐linear manner. The decrease in the mean travel time was attributed to decrease in the saturated thickness of the aquifer with increasing drainage density and incision depth.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ile drainage affects fundamental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evaluating water and nitrate export from agricultural region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基于TileStache的多源投影矢量数据瓦片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片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Web GIS的服务架构,提高了地图数据请求响应的效率。针对多种地图投影类型或地理坐标的矢量数据在瓦片划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基于OGR地理数据模型,设计了多投影数据转换Python模块,扩展至开源应用程序Tile Stache,得到适用于多源投影矢量地理数据的瓦片生成工具OTile Tool;从而实现矢量地理数据瓦片的快速生成,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表达地理信息的Geo JSON格式瓦片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地理信息变化较快而传统更新方式效率不高的问题,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类变化检测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大都是基于影像数据进行试验,对影像预处理要求较高,且检测精度的稳定性较差,受数据源质量影响较大。而天地图、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地图中均可免费下载各种级别的影像瓦片,因此本文提出利用天地图影像瓦片进行试验,采用Siamese卷积神经网络(SCNN)和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基于SCNN的高精度变化监测算法,以快速发现变化区域,实现地理信息变化信息检测。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模式识别难以对土地遥感影像一次性精确统计分析.在精确分割出土地种类的前提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骨干网络为ResNet-101-RPN的Mask R-CNN的遥感影像土地分割与轮廓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数据获取、图像去雾、遥感影像土地统计分析、土地分割和轮廓获取.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卫星地图瓦片数据集上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以0.907的均值平均精度(mAP)和31.33像素的均值平均距离误差(mADE)获得了令人满意的不同种类土地分割和轮廓提取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标准纬线变更的瓦片索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见的电子地图投影变形特征,提出了一种间断性变更标准纬线的非固定倍率瓦片索引方法。该方法在瓦片索引过程中,通过自动变更标准纬线来减小地图投影的变形程度。该方法在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方面均具有整体变形较小的特点。在区域性电子地图表达中具有良好的变形可控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对等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遥感影像数据的高效共享开辟了新的途径。对等节点终端间互相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数据共享对服务器的依赖程度,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分发传输的效率。由于对等网络中各终端可能存储不同区域的影像数据,因此当需要共享某个影像数据时,选择从哪些终端传输哪些瓦片以提高传输效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对等终端间瓦片数据集的高效共享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瓦片资源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对等网瓦片资源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7.
公开版电子地图是一种集成了地图、数据库、保密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综合性测绘产品,其一般由地图原图数据库、电子地图、地图瓦片3种成果组成,同时具有普通地图、地图原图、数字测绘成果、网络地图等多种测绘成果类型的特性。阐述了依据GB/T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及GB/T19996-2005《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3种规范对公开版电子地图项目中多种质量元素进行检验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公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网络地图的服务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然而受制于因特网和建设成本的限制,很难将互联网地图服务移植到局域网环境中。本文分析网络地图服务的切片请求方式和ArcGIS Server软件的切片组织形式,借助于ArcGIS Server软件将Web墨卡托(Web Mercator)投影的网络地图切片下载缓存到本地服务器上,将其发布成局域网内的地图服务,为快速搭建局域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方式。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涌现出巨大的地图应用市场,传统的移动地图需要实时联网获取地图及数据信息,对移动终端资源利用较低,且地图呈现较慢。如何充分利用终端资源,快速呈现地图及属性信息,就成为移动终端地图应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适用于多移动终端的瓦片技术的主要格式、技术体系、发展现状与趋势,讨论了移动终端瓦片技术的应用模式及其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阐述了发展移动终端瓦片技术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国内针对发展移动终端瓦片技术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电子地图制作。本文介绍了利用Adobe Illustrator进行人工精编的优势,着重说明了电子地图制作流程及相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