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1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422篇
测绘学   3511篇
大气科学   314篇
地球物理   484篇
地质学   947篇
海洋学   455篇
天文学   284篇
综合类   417篇
自然地理   40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64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纹理特征的围填海SAR图像分水岭分割方法,首先对机载MiniSAR图像进行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滤波,获得纹理特征图像,再对纹理特征图像进行分水岭算法分割,将获得的形态学重建图像进行门限阈值分割,得到最后的二值化分割结果。该方法一方面通过调整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滤波的窗口大小,抑制了斑点噪声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分水岭算法对边缘模糊杂乱图像的优势,提高了围填海信息提取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高分辨率SAR图像围填海监测图像的分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岛遥感影像数据的不断积累,传统数据存储管理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云存储技术对海岛影像数据进行分块组织,建立分布式海岛影像数据集,并在优化数据存储的同时,设计了一套海岛信息多形式展示平台。实现了信息检索、数据传输与审核、分析评价、成果展示和共享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孙久虎 《测绘通报》2020,(3):129-133
针对目前土地遥感监测工作中存在的监测频次低和数据现势性差等问题,通过统筹获取国产卫星影像数据提升监测频次,设计了多源遥感影像的空间网格组织和调度方法,改变传统的影像切片发布模式,建立实时影像服务方法,大幅提升了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时效。通过在国家土地督察济南局试点应用,研发了云端一体化的土地督察遥感监测服务平台,实践证明基于空间网格的影像组织管理效率优于传统金字塔切片管理模式,有效支撑了违法用地、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城市开发边界突破等监测预警,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热力图是一种能直观准确展示空间观测值的有效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在分析设定不同道路层权重、道路技术等级分类的基础上,以反距离权重、直方图均衡化、密度补偿、参数多次迭代等方法,研究构建了以热力方式展示道路网分布及发达程度的相关规则体系。热力规则通过道路赋权、路线曲面化、密度协调、图面综合等多套规则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道路网总体发达水平信息的提取与展示,并以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项目路网成果中的亚洲和非洲部分国家数据为例,进行了信息提取与热力分布试验。  相似文献   
5.
张衡  李骁  叶朋飞 《测绘通报》2020,(1):102-106
使用无人机实施测绘航空摄影时,由于无人机相对航高较低,地面起伏会对无人机影像的分辨率、覆盖范围、重叠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像成果会出现分辨率不足、重叠度不够、覆盖漏洞等缺陷。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数字微分正解法的计算方法,借助DEM准确计算每张影像的覆盖范围,并使用FME软件高效生成全部影像的覆盖范围。经过实际使用,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航线设计阶段准确预测并分析全部影像的覆盖范围、重叠度,因此可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并调整航线。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因地形起伏造成的影像覆盖缺陷,减少返工现象,从整体上提高了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7.
Wavelet Analysis of Space Solar Telescope Ima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cientific satellite SST (Space Solar Telescop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very day, SST acquires 50 GB of data (after processing) but only 10GB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because of limited time of satellite passage and limited channel volume. Therefore, the data must be compressed before transmission. Wavelets analysis is a new technique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10 years, with great potential of application. We start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ssential principles of wavelet analysis, and then describe the main idea of embedded zerotree wavelet coding, used for compressing the SST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ding is adequate for the job.  相似文献   
8.
9.
10.
We describe observations carried out by the MOA group of the Galactic bulge during 2000 that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efficiently gravitational microlensing of faint stars in which the magnification is high and/or of short duration. These events ar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studies of extrasolar planets and faint stars. Approximately 17 deg2 were monitored at a sampling rate of up to six times per night. The images were analysed in real time using a difference imaging technique. 20 microlensing candidates were detected, of which eight were alerted to the microlensing community whilst in progress.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candidates had high magnifications (≳10), at least one had very high magnification (≳50), and one exhibited a clear parallax effect. The details of these events are reported here, together with details of the on-line difference imaging technique. Some nova-like events were also observed and these are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one aster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