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种常见养殖鱼类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测定了真鲷、平鲷、黑鲷、斜带髭鲷和勒氏微鲷等5种常见养殖鱼类肌肉的生化成分,氨基酸组成和8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计算了其能值和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测定的5种鱼类肌肉都具有含高蛋白质低脂类的特征,氨基酸和常见营养元素的种类齐全,含量较高,是人类理想的优质蛋白源。  相似文献   
2.
紫红笛鲷的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红鲷(Lutianus argeatimacutatus)也称红细,属鲷科、鲷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80年代末,台湾人工繁殖紫红鲷取得成功。海水网箱养殖紫红鲷也相应开展。但大陆对紫红鲷的池塘养殖尚未见完整报道。作者1987年曾从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引进天然紫红鲷鱼苗进行海水网箱养殖,取得初步成功后,1992~1993年将其进行池塘集约化养殖,并于1993年在国内首次将其驯化到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  相似文献   
3.
红笛鲷头肾和脾脏显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红鲷头肾和脾脏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头肾表面覆盖有一薄层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未见明显的小梁.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和血窦构成,可分为两个区,A区淋巴组织排列成索状,环血管呈放射状分布;B区的淋巴细胞则以形成弥散性分布淋巴组织为特征.主要细胞有各种血细胞、巨噬细胞和一些其他的颗粒细胞等,未见明显的巨噬细胞聚集中心及粒细胞聚集中心.脾脏被膜较薄,未见明显的小梁,实质由白髓和红髓相间排列组成.白髓中未见明显的脾小结、淋巴鞘结构,红髓由脾索和脾窦构成.研究结果表明:红鲷的头肾和脾脏是硬骨鱼类机体造血的主要器官,又是鱼类重要的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4.
红鳍笛鲷弧菌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腹腔注射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对红笛鲷血清IgM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mg·kg-1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分别腹腔注射红鲷,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红鲷血清IgM的含量,研究恩诺沙星与氟苯尼考对红鲷血清IgM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健康红鲷血清中IgM抗体的含量为3.591±0.314mg·mL-1,注射后,恩诺沙星组增加至4.234±0.013mg·mL-1,第3周后恢复至初始水平,而氟苯尼考组则降低至2.538±0.214mg·mL-1,第5周仍未恢复至初始水平。可见,恩诺沙星可提高红鲷血清中抗体IgM的含量,而氟苯尼考则降低鱼体血清中抗体IgM的含量,且影响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6.
川纹笛鲷消化道优势菌群PCR-DGGE指纹图谱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免培养的16S rDNA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集约化海水网箱养殖川纹鲷(Lutjanus sebae)的消化道胃壁、胃内容物、肠壁、肠内容物优势菌群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川纹鲷消化道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细菌群落,对DGGE指纹图谱聚类分析表明菌群组成相似度高于55%,其中胃内容物及胃壁细菌组成相似度最高(90%),这可能与摄食饵料在消化道推移有关;而胃壁与肠壁相似度相对最差,可能反应了由于生理环境不同引起的宿主差异性。通过建立川纹鲷消化道16S rDNA-DGGE指纹图谱及比较分析,为澄清川纹鲷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RAPD分析中最适样本量和位点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5个引物,对40个样本扩增,研究了勒氏鲷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中的最适样本量和位点数。结果显示:在样本量达到20且位点数达到70个以上时,遗传距离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即在RAPD分析中,样本数应达到20且位点数应达到70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红鲷(Lutjanus sanguineus)免疫器官发育,为其健康养殖和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红鲷卵出膜开始取样,至出膜62 d,通过石蜡连续切片,H-E染色,进行红鲷3个主要免疫器官胸腺、头肾、脾脏发育的组织学研究。【结果与结论】红鲷出膜1 d时出现前肾,3 d肾管之间可见造血干细胞;出膜18 d,胸腺和头肾间出现细胞桥,头肾淋巴化;出膜62 d,肾小球仍存在于头肾中,表明头肾既是淋巴器官也是泌尿器官。红鲷出膜8 d时出现脾脏原基和红细胞发育;出膜22 d时观察到淋巴细胞;出膜24 d时淋巴细胞显著变多。胸腺是最后一个出现的器官,红鲷出膜12 d时出现胸腺原基;15 d时发现胸腺淋巴化。  相似文献   
9.
红鳍笛鲷亲鱼培育及产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控温、营养强化的方法培育红鳍鲷(Lutjanuserythropterus)亲鱼 ,并结合激素诱导使其在1周年内每个月不间断产卵。实验亲鱼454尾 ,培育成活率为96% ,共采卵147150×104粒 ,平均每尾雌鱼年产卵量为541.0×104粒 ,人工催产卵的受精率为40 %~86.2 % ,自然产卵的受精率为68.3%~91.2%。  相似文献   
10.
应用RT-PCR和RACE-PCR技术克隆了红鲷(Lutjanus sanguineus)CD4和CD4-2基因,并分析了它们在健康鱼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及免疫刺激物诱导后的表达变化。CD4基因c DNA序列全长2216bp,包含180bp的5′UTR(untranslated regions)、605bp的3′UTR和1431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476个氨基酸;红鲷CD4-2基因c DNA序列全长为1520bp,包含62bp的5′UTR、525bp的3′UTR和933bp的ORF,编码310个氨基酸。CD4分子由信号肽、4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D1—D4)构成的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CD4-2分子由信号肽、2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D1—D2)构成的胞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组成。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分析显示红鲷CD4和CD4-2基因在健康鱼的胸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中肾、鳃、皮肤、脾、头肾和肠。红鲷头肾淋巴细胞体外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刺激12h后,CD4和CD4-2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哈维氏弧菌疫苗免疫24h后鳃、头肾、脾脏和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CD4和CD4-2在抗菌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