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系现实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基本理念之一: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是说,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处处有生活。“让地理走进生活,才能使学生接受地理、喜爱地理,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七年级地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与同学们谈地理》。教材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为切入点,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解读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并让学生自己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了解地理对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又停水了”是我们这里常说的一句话。但有多少人思考过停水的原因?又有多少人对这种原因进行过深究?在我们不再担心物质匮乏,习惯于享受各种沐浴,洗漱方面用水给我们舒适的生活多年之后,“节约用水”再次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开展以“节约用水”为话题的地理活动收效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外国文学欣赏课。通过选修这门课程,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外语的魅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外文水平,而且可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大学生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如果将教学仅仅停留在对文学作品的作者、背景介绍,字、词、句的理解,对语言特色、写作手法、文体风格的讲解上是不够的。教师在讲解完这些表面问题之后,更应该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精髓,发掘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案例分析法可以说是随着新教材的实施应运而生的最具有新鲜活力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尤其在高中地理下册教学中,该教法更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的高考迫切要求有新的高考复习模式。地理新高考试题多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以当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体现学以致用,注重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考查。而反观我们当前的高考复习课堂,许多老师以容量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实施“地毯式轰炸”和高密度的训练,不仅课时紧张,师生疲惫,而且复习效果差,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社编著的初中《地理》第三册第六章第二节《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一框中有这么一段:“南水北调工程,计划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华北和西北,这项工程规模巨大,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目前正在研究规划中。”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05,(9):47-48
有一个人们常听的气象名词,叫做“降雨量”,它指的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少将它与雨水的实际数量联系起来。其实,1毫米的降水量,就意味着它在单位面积的地面上降下了1毫米厚的雨,据此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换算出上海的雨水量。  相似文献   
9.
李卫 《地理教学》2005,(10):25-27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指出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在开始实施新教材时,虽然我也想转变学生陈旧的学习方式,但总是觉得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敢放手,生怕把学生的心放“野”了,收不回来,影响了教学成绩。所以一直没从新教材中找到新感觉。直到有一天,一堂公开课改变了我。  相似文献   
10.
洁文 《海洋世界》2011,(9):64-65
还记得电影《大撒把》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顾颜(葛优饰)为女主人公林周云(徐帆饰)指点江山:"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散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贝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这句台词中的贝劳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帕劳群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