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1篇
测绘学   46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难场所可达性是指避难场所与受灾居民之间的通达性,即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通过避难疏散通道到达避难场所的难易程度,是评价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合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和网络分析法,从供需双向出发对村镇地区避难场所进行可达性分析。2种方法的结合,既充分考虑了需求点与设施点的相互作用,又充分考虑了设施点的吸引力随距离的衰减关系,并基于实际道路,以步行疏散时间作为搜索半径,降低了传统研究中因忽略供需间相互作用及实际距离而引起的可达性结果的误差。最后,以神农架松柏镇区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测定村镇地区避难场所的空间可达性,同时,基于GIS软件可以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避难场所可达性空间分布差异。该方法可为制定科学的村镇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2.
最近从群众来访中了解到,目前在我省农村一些地方,村组先将耕地按住宅用地规划,再分别承包给需要宅基地的村民耕种;村民承包后先撂荒一段时间,然后以荒地名义建设住宅,以逃避惩罚。如豫北某地一村民小组将要求宅基地的12户村民的承包地调换到一块紧靠公路的地方,按每户0.25亩划分成12处可用作宅基地的责任田,分别承包给这12户村民耕种。这些村民在撂荒一年后,作为荒地全部用以建房,待国土资源部门发现时,12户住宅均已建成。由于户数多,投资大,拆除十分困难,致使依法处理很难到位。这种现象应引起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关注。 …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8,(3):91-91
江西省宁都县建设局对2008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编制质量,确保建设质量,使农村面貌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结合GIS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集成专家库、知识库、模型库、元数据库和共享信息库,建立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应用模型分析和可视化空间辅助决策于一体的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辅助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实现了对再开发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的适宜性分析与评价、设计与模拟、效果预评估等功能,并将其应用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广佛智城二号地块的再开发工作中,为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一村一镇专题地图的编制出发,分析了常规制图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ArcGIS符号库设计、智能标注引擎、制图表达规则及数据页面驱动等高级制图技术进行行业专题地图、地图集编制的SMRP地图制图模型,研究基于SMRP模型进行行业专题地图设计的方法,实现了图数一体、减少人工介入工作量及实时、自动、批量化的地图编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外传统村镇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镇旅游的日益兴起,有关传统村镇的旅游学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关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传统村镇的旅游学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影响研究、传统村镇旅游发展与文化原真性保持之间的关系、传统村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内研究与之相比,在研究内容、方法、领域、深度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扩展和深入.今后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研究内容流于表层,应加强研究领域的延伸和深度的扩展;研究方法、手段较为单一,研究理论和方法焏待提高;理论研究滞后于旅游发展实践的现状焏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化方法对上海宝山区村镇民房震害损失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已有的和新建的民房提出抗震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2009年5月21日下午,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来到了河南省巩义市调研——"在巩义市城区国土资源所,车还未停稳,徐部长就亲切地向基层所职工挥手致意。来到职工中间,徐绍史详细询问了国土所的建设、村镇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和涉地上访情况,并逐一视察国土所的信访、执法、档案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WebGIS是GIS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基于ArcGIS Server Java ADF和JSF框架的Web-GIS产品开发的关键性技术。文章首先介绍了JSF和ArcGIS Server Java ADF的基本知识,然后对ArcGIS Server Ja-va ADF基本开发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以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化分析系统为例,总结了开发此类程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城乡人口双向流动格局显著、研究尺度下沉,了解县域村镇人口迁移规律模式与影响机制对县域村镇规划编制及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CiteSpace分别识别1985年、2009年以来中国的县域村镇尺度人口迁移研究热点,分析显示新旧热点联系紧密,理论与实证研究稳步发展,三十多年间学者关注的主要议题大体一致,集中在迁移主体特征、迁移过程的规律模式、迁移的影响因素与机制及迁移带来的影响与效应四个方面,由此系统性梳理归纳出国内关于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进展。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学界研究趋势提出可重点关注的4类议题:(1)创新理论方法与基础数据研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规范数据采集与统计口径、寻求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将极大扩展县域村镇人口迁移研究的想象空间。(2)尺度纵横向比较研究。探索不同尺度迁移规律,借鉴其他地区同尺度人口规划经验,以提出适应不同层级发展需求的策略。(3)迁移的时空演变与影响机制研究。关注下沉尺度的县域内部人口迁移模式,回溯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家庭迁移模式,关注制度变量与迁移时间等新影响因素。(4)迁移的微观影响与效应研究。运用新理论与方法在个体与家庭微观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