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生驿站     
给一只铅笔的忠告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一、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  相似文献   
2.
郝敏敏 《地图》2010,(4):60-69
大家好,欢迎各位加入明朝生活考察团,本次时空穿越之行的目的地是:明朝——应天府。请大家系好自己的安全带,关闭电子移动设备,时空飞梭即将起飞。应天府,就是南京,在明朝,这是一座很有优越感的城市。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试着揣摩一下。首先,这里是老革命根据地,没有它,就没有明朝。1356年,还是农民起义军的朱元璋攻克了集庆城,将它改名为应天府,就此完成了从地方流窜武装到地方割据势力的华丽转身。之后数十年,朱元璋率领属下歼灭劲邻、击败蒙元、改朝换代、颁布新政……千秋霸业一发不可收拾,而伫立在朱氏一族身后,见证了上述一切的一直都是这座王气升腾的应天府。即使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应天府的日子也是很滋润的。这里是留都,南直隶,也就是中央直辖,享有很多政治优待,比如保有六部衙门、设有南国子监、王爵贵胄扎堆。江南又是帝国的经济心脏,京师(北京)都需要京杭大运河源源不绝地由南向北输送物资,应天府的繁华和热闹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3.
和尚朱元璋打下了天下,建立了明朝。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又偏逢灾害连年,百姓生活艰辛,而功臣新贵又花天酒地、夜夜笙歌。朱元璋毕竟是穷人出身的皇帝,也有些看不过去,总想用什么办法整治一下这些文臣武将。  相似文献   
4.
明太祖朱元璋因自己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生怕那些开国元勋"尾大不掉",将长子立为太子,九子、二十六子早死,其余23个儿子都封王建藩。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率兵驻守北方,抵御蒙古;齐王朱等驻于内地各省,监督地方官吏。朱元璋规定,如遇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臣,甚至可以发兵"清君侧"。他的本意是企图用皇室亲戚来维护皇权,殊不知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陈正  徐卫星图 《地球》2011,(7):88-89
据《安顺府志》载,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鉴于“霭翠辈若不尽服,虽有云南而不能保”的局面,命沐英率大军屯驻云南,以对付主蒙胧元的残余势力和时叛时服的土司政权,另让安陆假吴复择地在“西南冲剧,夷汉襟喉,土厚水深,川潆峰列”的阿达卜寨设栅筑城,并将普定卫、习安州合并设立安顺军民府,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0,(1):74-75
在南京的老地名中,有许多地名和老虎有关。比如南京城内东南城墙下的老虎头,地名的来源竟是以讹传讹。但也有例外,城墙外秦淮河处的养虎巷,600年前竟真的传出过虎啸声,原来这里是朱元璋的皇家动物园,养了许多老虎。  相似文献   
7.
成一农 《地图》2012,(4):72-79
为什么张家口这座小小的城堡,会在今天发展成一座占地广大的地级市,而宣化却从一座府级城市下降为张家口下辖的一个区? 带着疑问,我从北京出发,前往宣化和张家口一探究竞。 一座城市的地位和命运,经常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宣化,号称“京西第一府”,在明代不仅是长城沿线的“九边重镇”之一,还是朱元璋之子谷王朱撼和万全都司(相当于省军区)的驻地。而张家口,最初只是万全都司属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堡。时光流转数百年,张家口不断扩张,到了20世纪,竟反将它曾经的“顶头上司”宣化“一口吞了下去”。如今,张家口上升为地级市,而宣化已经下降为张家口市所属的一个区。  相似文献   
8.
杨鑫 《中国地名》2012,(8):66-67
石头瓦石头房石头街石头墙石头碾石头磨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距贵阳市72公里,属于安顺市平坝县。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有天台山、龙眼  相似文献   
9.
孙果清 《地图》2007,(4):104-105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统一了全国。一部分蒙古人留在中原,从事农业生产,另一部分蒙古贵族退入漠北,与原居住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一起,继续与明王朝进行  相似文献   
10.
陈出云 《地图》2012,(3):138-139
一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因为宫廷戏里太监们宣读圣旨的表演变得众人皆知,但恐怕很少会有人知道"奉天"这个地名."奉天"的意思是遵从天意,暗指皇帝受命于天,是一个属于皇帝的词.明太祖朱元璋对它尤为喜爱,不但把皇宫正殿称作"奉天殿",而且还把"奉天承运皇帝"第一次用在了帝王的诏书中,这也就是那句"奉天承运皇帝诏日"的出处了.但其实,"奉天"用作地名,却是比朱元璋早了六七百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