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1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卫星云图上的急流卷云、波状卷云和地形卷云的云图特征,通过对这些卷云的形成过程的分析,提出这些地区都会出现中度到强烈的飞机颠簸.  相似文献   
2.
FY-3D极轨气象卫星作为最新一代的极地轨道气象卫星,其图像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植被、河流、山区等地表信息,对陆地资源调查、地表类型变化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但几乎每轨遥感图像大约有2/3区域都被云雾覆盖,无法直接获取云层下的地表信息用于产品应用。本文研究晴空数据合成技术,首次提出反射率最小合成法、植被指数最大合成法和西格玛合成法的3个标准联合运用的晴空合成技术,利用先进的多时次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合成技术,自动生成FY-3D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II)250m分辨率晴空遥感数据,较好地实现了云和云阴影的去除,生成的晴空效果良好,具备了后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理查逊数和晴空颠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中  张金善 《气象科学》1996,16(1):56-62
对切变气流中重力内波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判别晴空颠是否发生的临界Ri数随波长,层结稳定度和基本气流变强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预报业务中用Ri〈0.25作为预报晴空的指标易出现空报。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计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改进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AVHRR)5个观测波段的光谱特征,经多次试验,设计了一组从卫星观测的地-气系统的辐射测值中提取晴空资料的多通道门槛值判识法和提取月平均反照率的合成法;并对1992年NOAA-12卫星获取的AVHRR资料进行计算处理,分析提取晴空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卫星轨道覆盖周期合成计算得到的晴空行星反照率和地表反照率,并且计算了逐月的地表反照率。对计算结果做了初步分析和认真比较。  相似文献   
5.
卫星遥感晴空像元检测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晴空像元检测是气象卫星遥感资料处理和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文章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晴空像元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多通道判识法充分利用卫星波段的遥感特性,是晴空像元检测方法中有效并值得推广的方法,随着新一代卫星的诞生,检测精度会更加提高。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区大气边界层晴空回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2005年6月23日南京多普勒雷达探测的晴空回波演变为例,分析了回波反射率与径向速度从夜间至上午的演变规律,利用实际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比了折射指数、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水汽压和气压与回波强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了边界层晴空回波与湍流混合特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夜间大气的温、压、湿梯度使湍流出现,但湍流未充分混合使梯度维持,并导致折射指数的梯度增加,出现晴空回波;白天升温后湍流的增强使近地层大气充分混合,温、压、湿梯度减弱导致折射指数梯度减小,回波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天气雷达谱宽资料分析晴空回波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的晴空回波谱宽资料,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估算了不同高度的湍流耗散率,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低层的湍流耗散率明显增强,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新疆戈壁地区云的自动化观测水平,基于全天空红外成像仪(WSIRCMS)获取的红外辐射图像,利用辐射传输模式SBDART分析了仪器测量波段对有云无云状况的敏感性并构建了拟合方程,同时利用典型季节的晴空辐射样本拟合了晴空曲线并统计形成了晴空阈值,最后利用统计晴空阈值对全天空红外辐射图像进行云像素识别和总云量计算。将不同季节总云量计算结果同人工观测结果对比验证表明:观测时段算法计算总云量和人工观测总云量差值在±2成以下的概率均在80%以上,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较强的实用性,在观测业务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天气研究和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模式中的FY-3D卫星微波湿度计Ⅱ(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 2, MWHS-2)辐射率资料的直接同化模块, 采用三维变分(three dimensional variation, 3DVar)方法在晴空条件下同化MWHS-2辐射率资料, 考察MWHS-2辐射率资料同化对台风“米娜”(2019)预报的影响。文中设计了4组试验, 第一组试验不同化任何资料, 第二组试验同化了单独的全球通信系统(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GTS)常规资料, 第三组试验联合同化了GTS常规资料和MWHS-2辐射率资料, 第四组试验将MWHS-2辐射率资料换成先进技术微波探测计(advanced technology microwave sounder, ATMS)辐射率资料同化。研究结果表明: 偏差订正后各通道观测和背景场差值的均值趋于0, 同化后分析场相对观测的标准差与均方根误差较背景场显著减小, 同化过程是有效的。与仅同化GTS常规资料和同化ATMS资料的试验相比, 同化晴空MWHS-2辐射率资料后的增量场在台风中心附近有负的高度增量和正的温度增量, 从动力与热力上有助于台风的维持。在确定性预报最后的12h, 同化晴空MWHS-2辐射率资料的试验能够改进500hPa环流形势的模拟, 加强西南方向引导气流的强度, 从而最终减小台风路径预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0.
NASA/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在GRAPES_Meso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梦  王宏  黄兴友 《大气科学》2014,38(3):603-614
本文将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引入到GRAPES_ Meso(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_Meso)模式中,对2006年4月中国地区进行了一个月的模拟试验,并与相应的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区域内,使用GRAPES_Meso模式进行24 h、48 h预报得到的晴空大气顶向外长波辐射通量(the clear sky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flux,OLRC)、地面接收到向下长波辐射通量(the clear sky downward longwave radiation flux at ground,GLWC)分布形势与NCEP再分析资料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模式预报24 h、48 h OLRC和NCEP再分析资料月平均误差百分比控制在-10%~+10%以内,GLWC月平均误差百分比比OLRC略大,但总体上两者误差都在合理和可接受范围之内。OLRC和GLWC 24 h、48 h的预报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逐日距平相关系数及标准误差的对比显示,模式24 h预报OLRC、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月平均值分别为0.96、0.98,标准误差月平均值分别为24.54 W m-2、27.23 W m-2;模式48 h预报OLRC、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月平均值分别为0.9521、0.9804,标准误差月平均值分别为22.43 W m-2、27.64 W m-2。总体上,模式24 h、48 h预报OLRC和GLWC的距平相关系数都在0.93以上,标准误差都在31 W m-2以内,且GLWC预报和NCEP再分析资料的相关性比OLRC略好,OLRC预报与NCEP再分析资料的的标准误差比GLWC略小。通过和RRTM长波辐射方案对比可知,两者的预报水平基本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引入NASA/Goddard长波辐射方案后的GRAPES_Meso模式整体上能够较好地预报OLRC和GLWC,该辐射方案可以作为模式GRAPES_Meso的备选辐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