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4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The Jiaocbang arcuate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numerous arcuate structural belts in Sichuan. The present paper gives a further argument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arcuate structure and the new activity of the Songpinggou fault and affirms that the Songpinggou fault is an active fault in the Holocene epoch. The Diexi M7.5 earthquake took place in 1933 on the west wing of that arcuate structure, near the apex of the arc. Many authors have given quit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that earthquake. The authors have mad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s time and again over recent years. Besides this, the authors have also further studied the shape of intensity contour lin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surface seismic hazards, the left-lateral dislocation of buildings along the Songpinggou fault, the NWtrending ground fissures that develop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after earthquake, and so on. On this basis, it is still considered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1933 Diexi M7.5 earthquake was the Songpinggou fault on the west wing of the Jiaochang arcuat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
Vis5D作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空间科学和工程中心(SSEC)可视化项目研究成果,是一个针对气象数据(如数值模拟结果)的交互式立体视图软件系统,主要由Bill Hibbard和Johan Kellum完成。该系统从1988年1.0版本问世,到现在已发展到5.0版本,其功能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Vis5D能够直观而清晰地显示立体空间图形,对云物理结构的演示尤为逼真。它的5.1版本更增加了重叠或并列显示多个数据集的功能,无疑是气象工作者的一个有效工具。在对中尺度研究结果,尤其是数值模拟和云物理结构研究结果进行演示时,利用Vis5D软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北京和广州地区各100例云闪初始阶段前30 ms快电场变化波形上初始击穿脉冲的特征。依据脉冲的结构特征,两地区的云闪初始击穿脉冲可分为单极性单峰型、单极性多峰型、双极性单峰型和双极性多峰型脉冲,两地区均以单极性和单峰型脉冲为主。对脉冲参量特征的统计发现,脉冲的10%-90%上升时间、半峰值宽度地区差异性小于脉冲类型差异性;双极性单峰型脉冲的半峰值宽是单极性单峰型的1.2倍。不同类型脉冲过零时间的中值、平均值在10μs左右量级,且广州地区较北京地区的大;云闪初始击穿脉冲宽度平均值显著小于相同地区正地闪的,而脉冲间隔显著大于正地闪的。初始击穿脉冲最为集中的出现在云闪最初的1~2 ms,其比例随时间以显著的负指数分布下降。研究发现,双极性脉冲的过零时间与脉冲宽度之间、起始半周期峰值幅度与过冲幅度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于要获取PPP需要的精密钟差文件至少有2d的时间延迟,因此通过提取IGS当天发布的超快星历中的卫星钟差数据,并对钟差数据进行插值,将插值结果做成标准格式钟差数据文件应用到PPP中,可以将精密单点定位的实时性提高为3~9h。基于Bernese软件,采用生成的钟差文件以及当天的超快星历文件对大量实测数据进行PPP。结果表明,对于4h的观测数据,该方法解算精度达到厘米级;当观测时间大于6h时,解算精度基本能够稳定在1~5cm。  相似文献   
7.
翁行芳 《探矿工程》2021,48(9):46-53
哈萨克斯坦科扎萨伊油田钻井地质环境复杂,储层位于盐下,钻遇的地层层系多,地层性质差异大,具多套压力系统。钻井过程中发生地层漏失、坍塌、掉块及盐膏层蠕变等复杂情况,严重影响了钻井时效和钻井安全。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开展了油田井身结构、井身质量、提速潜力、高效钻头等分析与优化,提出了预弯曲钻具高倾角地层井斜控制技术、混合钻头减震提速技术,以及PDC-孕镶块复合钻头高研磨性地层提速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机械钻速提高50%以上,钻井周期缩短28%。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态反应的方法制备Li_3N·LiI·LiCl快离子导体样品。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差热分析的方法进行物相鉴定。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在100℃,其电导率可达10~(-4)_s/cm量级。样品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很好地遵循Arrhenius方程。测得样品的电导活化能E_a为0.45eV。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程序视图的内容,我们多采用屏幕硬拷贝的方法,在视图内容较多,需要滚屏显示的时候,这种方法尤其费时费力,且在图形拼合时易产生偏差。作者在本文中介绍了在VC 编程中直接把视图内容导出成位图文件的方法,阐述了基本原理,并提供了源代码。  相似文献   
10.
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 ,讨论了虚拟旅游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提出基于WebGIS电子地图、全景图像生成和网络全景图像浏览组成的虚拟旅游系统技术方案 ,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