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仁涛  徐冰  乔俊军 《地图》2009,(3):68-75
从商王盘庚迁殷到清朝为止的各个朝代和历史时期中,若不考虑战乱纷争的三国、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三个时期,这七座城市都有作为中原王朝都城的经历,其中又以西安、洛阳、南京、北京这四城为最多。  相似文献   
2.
洛南新区,该怎样去看 从2003年至今,仅仅是三年多时间,在中原大地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城市新区--洛阳市洛南新区.目前,该区已累计开工各类工程1080项,综合投资252亿元,完成开发面积22.19平方公里,初步聚集人口约20万.放眼望去,只见洛河以南、龙门以北的偌大范围内,到处是一幢幢高耸挺立的高楼,一条条宽广平坦的大马路,一处处造型艺术的绿地和湖泊.面对水在城中流、城在山水间、不似江南胜似江南的新城区,有多少人为此称赞不已,又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此诗兴大发,尽抒内心的澎湃激情.  相似文献   
3.
2023年6月17—18日,首届“人类世科学大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人类世研究分会、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筹)、陕西省基础学科(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1,(8):54-55
安阳——冠有“八大古都”之美名洛阳——拥有“九朝古都”之雅名南阳——刻有“南都帝乡”“四圣故里”之盛名濮阳——享有“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发祥地”之芳名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靓名  相似文献   
5.
车忱 《海洋世界》2007,(6):60-64
拿破仑曾说过:“如果全世界是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它的首都肯定是伊斯坦布尔”。一句话,道出了西方对伊斯坦布尔这议会融合了欧亚风情的古都的向往 。[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李晨 《地图》2014,(1):86-91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十个朝代曾相继建都于此。然而伴随着朝代兴亡,南京城也历经战火蹂躏。如今,除去那些断壁残垣、古丘荒冢,真正能体现古都风貌的就要数那些遗留的民国建筑了。南京现存的民国遗迹有1000多处,无论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宁静清幽的公馆区,还是秀丽苍翠的林荫道,都似在诉说百年的盛衰。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在这里“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相似文献   
7.
南闾 《中国地名》2011,(4):72-73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南京的每一条“老地名”,或附载一个古老的动人故事,或镌刻一段不凡的历史,或彪举一个杰出人物,或蕴含某种意义,或表现某种民俗史实。南京地名,承载了古都千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地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实体变化了,而反映历史的文化信息仍然保留在地名之中。透过纷繁复杂的地名,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1,(11):69-69
琢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涿鹿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京古都景观核心和生态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亦锋 《地理学报》2009,64(6):677-686
探讨建立以地理景观为视角的古都风貌研究思路新框架.目前中国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往往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而缺少从地理格局角度的古都景观研究.南京地理格局使其历史古都发展具有独特深厚的景观传统,主要结构是:3条山脉、2条河流和3个湖泊.南京从其诞生到后来城市几次大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自然地理系统而构思规划.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续.本文研究思路是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调查分析古都遗址,探寻现状山脉河流系统之中,古都文化景观格局在时空变化和演替规律.进而认定和寻求景观系统之中的历史城市发展的地理关键内核,以地理景观分析并规划南京古都景观保护:以连绵丘岗山系、河流城濠为骨干,保持山体轮廓的连续性,河流水网的完整性;以自然山水地形为纽带贯通各自相对独立的历史遗迹:以明朝城垣、历史街区为网络,以及分散在各地的重点建筑保护范围,构成完整的古都风貌保护的格局.把风景的概念扩大到整个城市区域内,使得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利用与景观规划结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吴志浩 《地理学报》2014,69(6):878-879
此书探讨了郑州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郑州古代的交通、郑州与中国早期商业文明的关系、郑州古代水系湖泊分布、郑州地区古城与古国、郑州行政区划变迁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