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6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金洪 《海洋学报》1991,13(1):13-25
本文利用1987年1-2月中国第三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南设得兰群岛邻近海域获得的STD资料,详细阐述了群岛以北海域中的一条海洋峰——大陆水边界(CWB)在表层、次表层和深层的表观特征,并给出了测区表面的地转流分布,计算了斜压变形半径Rbc.作者认为这里沿锋向海流处于地转平衡状态,且锋主要由边界流的作用所致.CWB的沿锋尺度约360km,平均宽度约30km.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2005年11月至2006年3月)期间,测定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5个站位的从表层至150 m水深的不同层位水样中溶解态和颗粒态234Th,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以及颗粒有机碳.利用234Th/238U在上层水体中的不平衡,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上层水体中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和输出通量.结果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上层水体中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平均停留时间总体趋向减小,并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低值,分别为1~8和29~48 d,而颗粒态和溶解态234Th的输出通量则在中纬度站位出现了最大值,分别为21~38和26~39 dpm/(m3·d).运用箱型清除模式,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了各水柱中从真光层底部输出的POC通量,平均值分别达到104.7 mmol/(m2·d)(E法)和120.6 mmol/(m2·d)(B法),表明南极普里兹湾夏季存在很高的新生产力,它将会对该海域碳的生物泵过程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西洋温盐循环的演变:早渐新世北大西洋深水开始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和大洋盆地形状的急剧变化标志了新生代的开始。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了在早新生代(约55 Ma)的极端温暖时期,主要存在于南大洋的深水层形成了与现代模式根本不同的循环模式,并在北大西洋北部及南大洋形成了深水层。早新生代模式向两极模式的转变出现于何时?该转变的主要作用力如何?巴拿马地峡(4·2 Ma)的形成被认为是代表了深水循环向两极模式转变的最后作用,它使湾流将盐度较高的暖水带到北半球高纬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现代NADW由来自Nordic海和拉布拉多海的深水组成。然而,通常认为北大西洋的深水形成的最初阶段只有Nordic海…  相似文献   
4.
南大洋深海嗜冷菌2-5-10-1及其低温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南大洋普里兹湾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深海嗜冷菌2-5-10-1,对其生长及产酶情况和酶性质做了初步研究.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此时分泌的胞外脂肪酶最多;添加Tween80,橄榄油可显著促进脂肪酶的产生.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在0~20℃均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在0℃可保持37%的相对酶活性;酶的最适作用的pH值为7.5,在pH6~9的范围内均存在较高酶活性;对热较敏感,在60℃保温15min可丧失50%以上的酶活性.该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Cu2+和Zn2+对酶活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 1 989/1 990和 1 990 /1 991夏季 ,“极地”号考察船在普里兹湾邻近海域 (南大洋的印度洋区 )的拖网样品 ,对大磷虾的性腺发育和生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大磷虾的生殖开始于 1月 ,一直持续到 3月。高峰期出现在 2月中旬 ,比大西洋区相比迟了一个月。生殖群体主要包括两个年龄组 ,即 3 + 龄和 4+ 龄。换句话说 ,绝大部分个体是三年性成熟 ,一生可生殖两次 ,不排除少数个体两年性成熟 ,或第三次性成熟的可能 ,但比例非常小。在 5 91 6尾能区分性别的个体中 ,雄性个体只占 3 4 .1 %。雄性比随体长的增加而降低。体长大于 5 0 mm的个体中雄性仅占 2 2 .9%。  相似文献   
6.
南大洋太平洋扇区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性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尺度涡旋在南大洋海洋动力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也引起了海洋学家与气候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涡动动能与涡旋自动探测技术两种方法对南大洋太平洋扇区的涡旋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与前人结果相一致的是,高值的涡动动能主要集中在南极极锋海区,并且自西向东逐渐减弱。在过去的20年里,涡动动能在太平洋扇区的显著增强也集中在中西部海域,这里也是南极绕极流斜压性较强的海域。涡旋统计特性揭示了涡动动能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主要归因于涡旋振幅与旋转速度,而并非涡旋个数或者涡旋半径。这些结果进一步确认了对应于南半球环状模正位相的绕极西风异常改变了南大洋的涡旋特性,从而表现出涡旋活跃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2019年第35次南极考察中,首次在南大洋布放了锚系实时综合观测浮标(西风带海洋环境监测浮标,WEMB),为深入了解此海区的海洋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资料.国家海洋技术中心WEMB研究团队基于AVISO公开发布的多颗卫星高度计L3产品,通过数据配对,误差统计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等方法,对西风带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有效波高数据误差进行了分析与校正.校正后的浮标有效波高统计显示西风带常年处于大浪以上海况,观测期间内57%处于巨浪海况,并且伴随有高度相关的大风天气.  相似文献   
8.
南大洋是世界上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环绕地球、没有被大陆分割的大洋。南大洋围绕着南极大陆,从地理上看属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向南极大陆的延伸,后因在那里发现了重要的不同洋流,国际水文地理组织才于2000年将其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大洋。但由于南大洋不存在一个独立的大洋中脊,因此将它划作一个大洋是否恰当仍存在争议。又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其在极地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南大洋成为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地理单元。  相似文献   
9.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大磷虾的种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 (1 984/1 985 )现场及后续工作资料 ,并与其它纬度有关海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研究海湾充氧的底层水及弱氧化性的表层沉积物环境 (锰氧化物为优势氧化剂 )中 ,底栖生物较为丰富 ;而在垂直深度 5 - 1 0 cm以下 ,硫酸盐还原反应遏制了底内多毛类动物等的向下繁衍。测区主要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点是在特定条件下演化的结果 ,南大洋气候寒冷 ,碳酸盐溶解度较高 ,但其沉积物上覆水和间隙水中钙离子却并不高于其它纬度海区 ,因此钙离子的不足可能限制了需要钙质碳酸盐形成外壳的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的繁衍而造成其在研究区域壳薄且所占比例较少的分布特征。上覆水温与底栖多毛类的生长有一定的关系 ,这可能表明南大洋测区该类生物尚未完全适应极区的寒冷气候。沉积物中微生物的数量主要受活性有机质量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