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流层天顶总延迟的解算精度,直接影响长基线解算的精度和大气水汽含量的计算精度。文中提出克利金内插法解算天顶总延迟的新方法,并利用南极长城站和周边IGS跟踪站的GPS数据,通过高精度解算软件GAMIT/GLOBK,解算出长城站上空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将其与利用内插方法解算的天顶总延迟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利用该内插方法获取的南极长城站在夏季的天顶总延迟的均方差可达0.2mm,这对今后GPS高精度定位和GPS气象学应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相似变换法、多项式变换法和格网内插法等三种常用坐标转换方法,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不同公共点密度情况下的转换精度,归纳总结了不同坐标转换方法的特性,并对其适用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常见的内插方法有线性组合法、基于距离的线性内插法、线性内插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和低次曲面模型法等。2001年,Dai对以上各种模型在多参考站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各种内插方法在空间相关误差内插方面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且由于低次曲面模型可以很好地逼近和拟合网络范围内电离层延迟的空间相关性。因此,采用一种加权的低次曲面模型计算河北省CORS网区域内的电离层延迟残差,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费龙  田秋艳 《地理科学》2016,36(4):597-602
对不同的地貌区进行空间内插时选择的适宜方法不同,以典型丘陵地貌区长春市净月潭地区的高程为研究对象,用ArcGIS 9.2分别作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分析和克里金法做高程内插。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其内插的精度作出分析,检验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出反距离权重法、最近邻点法、趋势面法、样条函数法和克里金法高程内插的不同精度,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最近邻点法精度最高,以下依次为普通克里金插值法、样条函数、反距离权重法、趋势面法。为类似于净月潭地区的丘陵地貌区高程内插提供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5.
线形工程中GPS高程拟合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多项式曲线拟合法和三次样条拟合法用于GPS水准联测点按线状或带状布设的情况,并通过实例简要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GPS网络RTK内插算法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PS网络RTK中,利用不同的内插算法,生成的流动站误差改正数不同,它们对定位结果的影响也不同。通过算例分析表明,选择合理的内插算法,不仅可以生成与流动站真实误差较为接近的误差改正数,还可以提高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成功率和导航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接收机码间偏差的计算效率和精度,利用CODE中心发布的全球VTEC地图和卫星码间偏差,通过内"预测-校正"法快速解算接收机码间偏差,并结合VTEC多项式对内插结果进行误差项改正。新算法解算的码间偏差与IGS发布的数据差值基本维持在0.2 ns以内,表明该算法计算精度较高,且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所采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介绍。利用QM2模型、H1QM2这2种模型进行定位计算,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表明在高程方向H1QM2模型的定位精度要优于MQ2模型,平面精度两者差异不大,不加修正法则有时不能正确固定模糊度,固定部分定位精度也低于H1QM2与QM2模型[9]。  相似文献   
9.
局域差分中,用户到基准站的距离对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影响。利用基准站生成用户误差改正数,其算法很多,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分析了各方法的内插系数和内插质量因子。利用局域差分GPS进行定位时,只有当流动站位于基准站构成的多边形网内时,才可能得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金阳  金红林  高原  黄星 《地震》2021,41(4):57-67
利用GNSS速度场求解应变率的方法存在多元化特征, 可以区分为数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本文选取求解应变率的三种数学方法: 最小二乘配置法、 多尺度球面小波法、 Gussian加权内插法, 对1999—2019年青藏高原东南缘(97°E~106°E, 21°N~30°N)GNSS速度场以及均匀GNSS速度场进行解算, 探讨以上三种方法在该区域的适用性特征。 通过分析由两组不同数据分布密度获得的主应变率(最大/最小)、 最大剪切应变率、 面应变率结果, 发现利用多尺度球面小波法获得的应变参数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表现。 在数据分布密度高时可以详细反映小区域内空间变形特征, 有助于详细确定断裂变形特征。 本研究结果仅代表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域结果, 对于其他区域计算方法的选取仍需考虑其构造变形背景、 测点分布密度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