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6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降量约束下的黄骅裂谷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骅裂谷200口人工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2.
在计算覆盖整个黄晔裂谷200口人工井(包括少部分探井)沉降量的基础上,总结本区二种基本沉降曲线模式。统计出热沉降(St)与初始沉降(Si)之比为0.6,依此为约束条件与大陆岩石圈伸展的地球动力学正演模式进行对比,与简单剪切模式预测的热沉降与初始沉降之比值及几何效应更接近。进一步证实黄骅裂谷以简单剪切机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模式更合理,这与著名的以纯剪模式形成的北海伸展盆地不同  相似文献   
3.
砂箱模拟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研究盆地内部伸展构造的有效工具。用砂箱实验模拟了黄骅盆地内部北大港—白东构造带的成因,认为北大港—白东构造带是盆地在以沧东断裂为主边界断层的伸展过程中,上盘变形受到新港—海河断裂带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地震层析:盆地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震层析成像原理,探讨了其在盆地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引用成功的实例说明地震层析技术在盆地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沉管灌注桩及打入式桩对场地类别的影响和减轻震害的机理,通过对淮阴工[学院主楼地基在成桩前后的建筑场地的剪切波速对比测试,作者发现沉管灌注桩及打入式桩有改变地类别的可能,最后建议《规范》^[1]应增加对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特别是打桩较密的高层建筑)在打桩后应再次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并对场地类别的重新判定等内容,从提供工程设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编制和分析中国东部大陆内部中生代盆地分布图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大陆内部的松辽盆地、辽西盆地群、渤海湾地区盆地分布、规模等进行了对比,认为是由于地球动力学背景、岩石圈厚度等不同所致,并提出中国东部内部的大陆盆地动力学模式,即伊泽条崎板块以不同角度的对欧亚板块的俯冲,同时认为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碰撞后期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低阻油气层成因分类和评价及识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系统总结中国对低阻油气层认识和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其进行了系统成因分类,指出其相应的测井评价技术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沉积成因的低阻油气层识别和评价应以地质条件为约束条件,以系统、整体的思想分析和研究砂泥岩地层中低阻油气层。  相似文献   
8.
北大港——白东构造带成因的实验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箱模拟实验已经被证明是研究盆地内部伸展构造的有效工具。用砂箱实验模拟了黄骅盆地内北大港--白东构造带的成因,认为北大港-白东构造带是盆地在以沧东断理解为主边界断层的伸展过程中,上盘变形受到新港-海河断裂带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附近海域的深部地震剖面揭示了地幔最上部的地震反射带。地震反射带的存在,其地球物理特征,及有关的主要地壳断裂,可以用地幔剪切带来解释。尤其在北海,地幔反射带表现为伸展趋势,且在被解释为伸展剪切带时有助于解释盆地中的区域地层分布,苏格兰西部的反射带与大格兰棱走滑断层(GreatGlanFatult)的交切关系,表明地幔结构晚于大格兰棱断层,因此可能与后来的伸展作用有关。如果Flannan地幔反射是伸展剪切带,那么,苏格兰北部岩石圈变形的动力学分析与在地震资料基础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二叠纪以前的伸展岩石圈的再造,把Flannan断裂恢复到Rockail槽的边缘,其在石炭纪可能是一个裂谷。因此,Flannan断层可能是在石炭纪裂谷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地幔反射是地幔伸展剪切带的某种表现形式。在岩石圈伸展过程中,这种结构是是值得考虑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尤罗勃钦油田储层评价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俄罗斯测井系列的测井曲线,系统评价了尤罗勃钦油田的碳酸盐岩储层。在对岩心分析和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该油田储层测井响应,针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双重孔隙介质的特点,建立了识别储层类型、裂缝性质等测井评价参数。据此把储层分为基岩型、微裂缝型和大裂缝型3大类。裂缝型储层发育方向在平面上是北东-南西向和北西-南东向,分别与尤罗勃钦组、多尔戈克金组、库尤姆宾组中白云岩分布和古潜山构造高部位方向一致;纵向上裂缝和大裂缝储层发育段厚度一般在距剥蚀面以下0~100 m左右,与白云岩溶蚀带发育一致。裂缝和大裂缝型储层发育段控制了油气井分布,但裂缝型储层分布仍极不均匀。油气分布主要受储层岩性和其在古潜山的构造位置控制:尤罗勃钦组岩性较单一并处在古潜山构造高部位,油井产量高;多尔戈克金组发育泥岩、泥质白云岩和白云岩互层,虽构造部位较高,但有的井出油,有的井出水,产油量也不高;库尤姆宾组虽岩性单一但构造部位不佳,油气产量也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