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玛东褶皱-冲断带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古生代褶皱冲断带之一,也是塔里木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褶皱-冲 断带浅部构造由于遭受强烈剥蚀,为玛东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样式和变形机制研究带来巨大的挑战。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定 量化建立了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断层形态来推测褶皱形态的方法,为恢复玛东 地区被剥蚀区域的构造形态提供了可能。文中详细介绍了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并将其应 用于玛东地区的典型构造中,建立2 种玛东地区构造变形模式。最后结合工业地震剖面和钻井资料,认为玛东地区的主要 构造样式是断层转折褶皱, 并分析了构造样式对油气圈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塔西南坳陷古新世初期广泛发育厚层蒸发岩沉积。阿尔塔什组蒸发岩为断续海侵环境下的产物,依据海侵范围扩大时蒸发岩系地层中出现的多套泥岩、泥灰岩沉积为标志,选取了坳陷内8口钻孔剖面进行沉积韵律划分及沉积旋回的识别和对比,在古新世阿尔塔什组沉积期共识别出4期次级蒸发岩沉积旋回,每个旋回基本呈现蒸发岩-泥灰岩的岩性变化,这种沉积韵律的交替转变可能与4次小规模的海侵-海退事件密切相关。钻孔剖面对比结果显出,次级沉积旋回在各钻孔中的发育情况有所不同:研究区西部钻孔多发育完整的4期沉积旋回,至Ks101井附近识别出3期,麦盖提斜坡只圈定出Ⅱ3、Ⅱ4期旋回,普遍缺失了前两期沉积旋回。在沉积旋回发育状况及厚度方面同样显示出东西向差异。研究表明,坳陷内蒸发岩沉积分布具有自西向东拓展的趋势,其沉积中心逐渐由西昆仑山前的Wx1、Wb1井一带迁移至坳陷东部麦盖提斜坡的Tc2井附近。前陆盆地基底形态和海侵-海退旋回的综合作用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各钻孔位置及蒸发岩分布迁移特征,指出阿尔塔什期海侵过程具有阶段性,海域分布范围自西昆仑山前向东南逐渐扩展,最终遍及整个塔西南坳陷。  相似文献   
3.
柯东1号构造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昆仑山前发育的断鼻型圈闭,钻探kd1井白垩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原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为高含蜡中质成熟原油,甾烷中C27、C28、C29甾烷呈反“L”型分布,以C29甾烷含量高为特征,萜烷类C29、C30重排霍烷、C30未知萜烷、C24四环萜烷、Ts含量相对较高.生物标志物特征表明,该原油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据原油成熟度分析认为,该原油高分子量芳烃和低分子量的轻烃是烃源岩分别在成熟阶段与高-过熟阶段产物.因此,kd1井白垩系原油是二叠系烃源岩成熟期、高熟期两期充注的混合原油.  相似文献   
4.
通过资料搜集、蒸发岩野外露头地质调查、石盐岩沉积特征分析及盐类矿物学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中新生代蒸发岩的分布、层位、盐类矿物组合、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塔西南坳陷石盐岩沉积呈透镜体状,主要沿西昆仑山前分布,常含有褐红色、灰绿色泥砾,泥砾岩性与吐依洛克组下段岩性一致,推测应为吐依洛克组沉积晚期海退期成盐,其层位应归属于吐依洛克组上段。石盐岩透镜体在横向分布上不连续,反映了当时塔西南坳陷内部可能存在多个古盐湖次级凹地,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经浓缩蒸发成盐。蒸发岩矿物除石盐、石膏外,还见有杂卤石、钙芒硝等,其中杂卤石可能为后期富钾卤水交代原生石膏的产物,而乌泊1井石盐表面大量的次生钙芒硝可能为盐湖后期石盐析出阶段含钙地下水缓慢持续补给盐湖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新疆莎车盆地古新世断续海侵环境下发育阿尔塔什组巨厚的石膏岩,古新世早期盐湖沉积范围位于西昆仑及南天山山前,伴随着后期海侵范围的进一步扩大,盐湖沉积范围覆盖整个莎车盆地.论文通过对西昆仑及南天山山前5口石油钻井剖面中阿尔塔什组含盐系地层开展钻孔岩屑地球化学分析,认为古新世早期盐湖中钾、钠、钙、镁、硫酸根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