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针对日前国家下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有关专家认为,过分追求土地规模化,将颠覆传统土地利用模式,危害水土资源安全,并对部分农户产生挤出效应,必须把握土地流转"有序"和规模经营"适度"。中央确定了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政策方  相似文献   
2.
水平衡下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测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雷鸣  孔祥斌  王佳宁 《地理学报》2018,73(3):535-549
为缓解黄淮海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的持续下降,国家提出耕地资源休养生息的战略,而实施耕地资源休养生息的关键,是确保水平衡下的耕地资源可持续生产能力。本文从可持续理论和水平衡的条件出发,将黄淮海划分成12个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相对均一的农业生态区,采用不同农业生态区代表实验站限水高产的产量和管理经验,以水定产并逐步修正,得到了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并与现实产量对比得到产量差。结果表明:① 水平衡条件下黄淮海平原区耕地的可持续粮食生产能力为1.16亿t/年;② 可持续总产产量差为-67.85万t/年,由于限水灌溉造成的粮食产能损失为小麦331.84万t/年,玉米不存在产能损失;③ 小麦主要压产地区为黑龙港地区、鲁西平原、豫东平原以及京津唐平原,而徐淮低平原、豫东平原以及胶西黄泛平原具有一定的提产潜力。通过测算,进一步认识了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可持续产能状况,为区域粮食生产的合理布局以及农业限水限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Increasing soil organic carbon(SOC) sequestration is not only an efficient method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problems but also a useful way to improve land productivity.It has been reported by many studies that land-use changes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sequestration of SOC.However,the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SOC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aturation and the existing content of SOC) caused by land-use change,and the effects of land-use optimization on the SOCP are still not well understood.In this research,we modeled the effects of land-use optimization on SOCP in Beijing.We simulated three land-use optimization scenarios(uncontrolled scenario,scale control scenario,and spatial restriction scenario) and assessed their effects on SOCP.The total SOCP(0–20 cm) in Beijing in 2010 was estimated as 23.82 Tg C or 18.27 t C/ha.In the uncontrolled scenario,the built-up land area of Beijing would increase by 951 km~2 from 2010 to 2030,and the SOCP would decrease by 1.73 Tg C.In the scale control scenario,the built-up land area would decrease by 25 km~2 and the SOCP would increase by 0.07 Tg C from 2010 to 2030.Compared to the uncontrolled scenario,the SOCP in 2030 of Beijing would increase by 0.77 Tg C or 0.64 t C/ha in the spatial restriction scenario.This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to guide planning authorities in conducting land-u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nd estimating their effects on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function of land-use systems.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户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相关理论出发, 依据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 农户土地利用目 标的产量最大化、产量与利润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三个阶段的变化特征, 创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 用目标变化的“压力- 状态- 效应- 响应”逻辑框架模型; 并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的“压力- 状态- 效应- 响应”的变化特征, 构建了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变化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一评价 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 从农户尺度上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休养生息”意在提质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实施耕地轮作休耕旨在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恢复和提升耕地质量。为此,应针对我国不同区域的耕地利用问题,在新疆、东北以及华北选择以水资源约束的轮作休耕试点,选择江南区域实施恢复和整治结合的轮耕休耕试点,在山区选择以实施耕地退耕和轮耕休耕结合的试点项目。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的要求。通过等多种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旨在降低耕地利用强度,恢复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生态系统“反服务”现象频现,如何协同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基于收集的733件典型人—野猪冲突(又称野猪“肇事”)事件资料,采用荟萃分析法研究了2000—2021年中国野猪“肇事”事件的时空分布、危害和驱动因素。在此期间,野猪“肇事”的数量、空间范围和危害程度均呈递增趋势,涉及省、市和区(县)数量分别由初期的18个、41个和67个增至近期的25个、147个和399个,相应增幅分别为39%、259%和496%。其中2005年以前野猪“肇事”集中在重庆市和湖北省中西部,之后向四周扩张,2015年以后集中在四川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以及长白山等丘陵山区,表现形式以破坏农作物、侵害家禽和致人伤亡为主,尤以对农作物的破坏并导致耕地撂荒最为普遍,并伴随致人伤亡事件的快速增加,约占“肇事”总数量的1/4(23.66%)。目前情况下,野猪“肇事”蔓延趋势和危害性是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反服务”现象,这种现象的加剧是生态恢复、禁猎政策、农地与生态用地界线不清、野猪生存力强且缺少天敌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对撂荒地利用、农户生计改善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已构成明显...  相似文献   
7.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这也是文件中的一大亮点。 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容易让人对粮食生产形成模糊认识:粮食年年增,是不是可以松松劲、歇口气了?产量比较稳,基本农田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了?但我们必须思考,目前生产的这些粮食是否都安全?生产这些粮食的代价是什么?在这种粮食生产格局下,我们的耕地保护制度如何统筹生产和生态两条红线,解决“有的吃”和“吃得好”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采用FSS-3DBH型井下地震计,测量山东省邹城市区域发生的矿震、爆破和天然地震相关事件信息,通过波形分析与波谱分析,对比研究不同类型地震事件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域发生的矿震、爆破和天然地震的波形、幅值及频率等特征指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时监测该区域地震事件和进行相关的特征分析,可以为研究区域地震的基本规律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们大量开发土地,粗放使用土地,以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环境资源破坏严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近年来,我国通过严格的用地指标控制、灵活的产业政策和不断强化的区域政策,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户用地行为的耕地生产力及隐性损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内外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研究较多关注耕地生产能力及其耕地生产能力刚性损失的研究,而缺乏对耕地生产能力隐性损失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尺度和时间尺度的层次性,以及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对粮食生产能力隐件损失的关系进行表述,而后从农户土地利用、耕地集约利用和耕地生产能力3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进而将耕地生产潜力的实现差异性和农户土地利用差异有机结合,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耕地生产能力研究的框架体系、探讨相关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要从农户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规律入手,分析集约利用差异对耕地生产能力及其实现程度的影响,分析不同区域耕地生产能力的隐性损失强度及其时间空间差异特征,并构建基于农户土地利用-作物生长-生产能力影响的模型.此外,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的耕地生产能力研究,不仅要借助传统的学科方法,还要结合应用遥感信息识别技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在研究方法和数据采集技术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