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7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广东省天气形势预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实现了:1)具有分类查找、关键字查找、日月历查找、组合条件查找等多种方式查找历史相似个例的功能;2)通过数据库、文件及"广东省历史实时一体化数据访问接口(IDEA)"等方式,首创Micaps格式数据、模式再分析数据、台风路径数据、华南自动站数据及图片统一在一个系统上显示;3)通过相似预报计算模块,自动计算历史相似场并排序显示,然后通过系统迅速查看历史形势场及实况场,方便对当前的天气预报做评估。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的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介绍韶关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GIS技术,充分运用SQL2000数据库、VB6.0等编程语言、Surfer8.0后台绘图功能以及插值功能,根据韶关各地的地质结构特征、地质灾害易发区资料以及历史个例、实况降水历史资料、多家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广州中心气象台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雨燕)”产品、雷达资料、自动气象站和遥测站降水实况资料,制作出韶关市未来3、24和48h预报精细化地质灾害等级预报,并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上显示,预报结果通过电视天气预报栏目、12121气象电话、决策服务平台、手机短信以及互联网站发布。  相似文献   
3.
强热带风暴“玛莉亚”对韶关大暴雨过程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从分析强热带风暴“玛莉亚”影响期间的环境流场入手,结合分析物理量、卫星云图、雷达回波,探讨韶关市大暴雨过程的成因,从而试总结韶关台风暴雨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市台一般天气预报质量评定系统简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般天气预报质量是评定预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历年来,韶关市气象台一般天气预报质量评定均采用手工方式。但是,手工评分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工作,过程麻烦,容易出错,预报员为此每个月都要花费不少精力。因此,编程进行评分很有必要。1评分系统的设计过程各个县站每个月一般都要通过市台向省局气候所传送月报表文件(以下简称D文件),从D文件中读取雨量实况,再输入预报结论,就可以编程评分。把所有预报员的总人数、代号、姓名按固定格式存放在memer.lib中;预报站数、站号。站名等存放在station.dat中。输人年、月,判断平年和…  相似文献   
5.
1999年5月23~26日,由于受锋面低槽影响,韶关市先后出现两次明显的降水过程(表1)。这场降水缓解了韶关市前期的旱情。1 天气形势1.1 500hPa形势 5月中旬末到下旬中期,亚洲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度明显加大,表现为典型的两槽一脊型。5月22日,巴尔喀什湖北侧建立了稳定的阻塞高压,在贝加尔湖则形成了高空冷涡,南支槽位于90°E附近,副热带高压控制华南沿海。23日,在蒙古到我国新疆西北部形成一条横槽,冷涡分裂出的短波小槽加深东移,副高明显南退,导致韶关市24日普降大到暴雨。25日夜间开始,阻…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气象台业务自动化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气象部门的及时应用,韶关市气象台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预报业务的实际和需要,建立了多个业务自动化系统,使日常预报业务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应用各种气象信息,为提高预报水平,更加及时有效的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2年韶关地区“龙舟水”前后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中高纬维持稳定的“两脊一槽”大气环流形势,有利引导冷空气与华南沿海暖湿空气交汇;中低层冷暖切变、低涡高低空急流耦合、边界层辐合渐近线为暴雨触发机制;过程的水汽源于孟加拉湾和南海,水汽辐合主要在华南;暴雨是在大气层结不稳定的条件下,但是一定要有触发机制把气层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出来转化成上升气块的动能,才能造成持续性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韶关市区一次罕见大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诊断分析2012年4月15日韶关市区一次严重的大冰雹灾害性天气。结果表明:此次大冰雹天气是在高空槽、高低空急流、切变线、静止锋等天气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冰雹发生之前的数小时韶关上游地区低层大气的湿层较厚,岭北与"三连"地区的对流上升高度很高,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不稳定能量的累积是这次冰雹天气的必要条件,冷空气的入侵、切变线南压与低空急流的爆发则是触发机制;大气层结不稳定,0℃层与-20℃层高度适宜,0℃层与-20℃层之间的厚度较小,十分适合冰雹的生长,可作为强对流天气的预警依据;强风暴进入并离开雷达站的静锥区和"盲区",应采用附近雷达资料观测强风暴并及时发布预警;TBSS特征对大冰雹的产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旁瓣回波对冰雹有一定预警作用,可以作为强冰雹预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和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4月20日夜问韶关市一次预报失误的台风低压大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由弱冷空气南下引起的低层强辐合、高层强辐散和强烈深厚的上升运动构成大暴雨的动力条件,低层充足的水汽输送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台风“浣熊”登陆减弱后的低压系统和西南引导气流输送不稳定能量到韶关,并得到释放,弱冷空气是动力触发机制;地形对大暴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分布特点和局地变化上。最后分析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对“浣熊”移动路径和弱冷空气作用估计不足,并发现清远站的不稳定能量变化很好地指示了大暴雨的发展过程,可作为韶关暴雨预报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5~7日阳江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1°×1°的NECP/NCAR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每6min一次的加密资料、阳江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等资料,诊断分析2008年6月5~7日以阳江为暴雨中心的广东省大范围大暴雨降水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低涡和小槽东移影响下,华南沿海暖式切变线加强,促进了低层水汽辐合和不稳定能量的累积,为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阳江地区的特大暴雨与超强降雨雨团密切相关,中尺度雨团受中尺度地面切变线或辐合区的直接影响,强降水多出现在切变线北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