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生活方式和建筑融为一体时,生命才能开始庆祝。"——巴克里希纳·多西(图1)~([1])印度建筑之父——巴克里希纳·多西是一位扎根于印度本土的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的传递者。他的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环境、气候、技术等相关因素,并结合自身对当地人文的理解,运用文学和哲学化的表达方式,创造出震撼人心的具有可持续性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图1)[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同时也备受争议。卡拉特拉瓦是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逐渐闻名于世的,他设计了众多桥梁,较为著名的有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同时,他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等极具艺术感的火车站。卡拉特拉瓦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以及因经济危机被迫停工的芝加哥螺旋塔[2]。虽然,他还未获得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但在他设计的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中心荣膺第61界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后,他的名字便开始倍受世界建筑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建筑像一部独立的机械,自由地发挥着功效,几乎与环境相脱离。而21世纪的建筑应该从独立的建筑中脱落出来,除了有别于纯粹封闭的几何形体外,还应该与自然环境零距离接触,达到建筑与环境的一体化”。——伊东丰雄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和建成环境对居民步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步行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方式和日常体力活动形式,其与公共交通使用和建成环境的关系是城市地理学和公共健康研究的热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对步行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对不足,且在中国的实证研究中对于自选择问题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基于2014年西安市建成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匹配对照的准实验研究设计,通过自选择效应的控制,本文探究并区分了城市轨道交通及建成环境对交通和休闲步行频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出行态度和偏好等自选择因素对个人步行频率具有重要影响。② 控制了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和自选择因素后,受访者对建成环境的感知极大地影响了步行频率。③ 客观建成环境变量对于步行频率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无论交通步行还是休闲步行频率模型中,均未发现密度的显著影响。客观建成环境变量中周边购物及餐饮设施数量和常规公交站点数量对交通步行频率产生显著正效应,但对休闲步行并不产生显著影响。④ 地铁对交通步行频率具有显著的独立影响。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城市居民步行出行背后的影响因素,并为通过优化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引导城市居民绿色和健康出行的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光一直在我的作品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很喜欢早期的立体派雕塑,没有了光,就无法欣赏它们,建筑也一样。对我来说,光对建筑实在是太重要了,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我在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贝聿铭贝聿铭(I.M.Pei,图1[1]),美籍华人建筑师。1983年,贝聿铭荣获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在颁奖典礼上,评委给予了他这样的获奖词:"贝聿铭向我们展示了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  相似文献   
6.
正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图1)[1]是瑞士提契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马里奥·博塔作品无数,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其作品既因现代形制而广获应和,又因能够体现地区传统而深意独藏,其中,代表性项目包括:瑞士国家体育中心、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艾弗利天主教堂、德国多特蒙德市图书馆、意大利罗弗莱托现代艺术博物馆与文化中心、日本东京艺术馆、韩国首尔陶艺博物馆、以色列耶路撒冷"诺亚方舟"……马里奥·博塔获得了包括苏黎世混凝土建筑  相似文献   
7.
让·努维尔(Jean Nouvel,1945-)(图1)[1],法国著名建筑师和规划师,也是世界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作为后现代主义转型的主要推动者,努维尔设计的建筑以近乎疯狂的创新性、时代和历史融合的多元性、电影画面般的艺术性、尊重建筑基地环境的地方性而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8.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George Rogers)(图1)[1]在建筑界拥有显著的全球影响力。作为"高技派"[2]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设计的伦敦洛伊德大厦、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欧洲人权法院、香港汇丰银行等都成为上世纪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正约恩·伍重(Joslash Utzon)(图1)是丹麦著名的建筑大师,因设计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而享誉全球,他曾受过严格的教育,受到梁思成、赖特等多位东、西方建筑大师的影响,且有"行天下"的经历。他毕生致力于建筑事业,在多元文化中寻找设计灵感,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创作中扎根于丹麦本土文化并将其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成绩斐然,并于2003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的人类应该以艺术来铺路,建立新的世界观和创造新生活,经由真实的自然本质,将人类从悲剧的社会中释放出来。"[1]——蒙德里安(图1)概述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是荷兰著名画家,同时也是20世纪著名的几何抽象艺术大师,与凡·杜斯伯格、胡萨等人一起创立了"荷兰风格派"。他不仅是一位艺术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出版了大量著作,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