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汞、锌、铅对黑鲷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耀  陈超 《海洋科学》1988,12(3):54-57
本文就汞、锌、铅3种重金属对黑鲷胚胎(包括前期仔鱼)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与铜对黑鲷胚胎发育的影响作了比较。黑鲷卵和前期仔鱼对上述4种重金属的敏感顺序是:汞〉铜〉锌〉铅。初孵仔鱼对汞及胚孔封闭前的发育卵对铜较其它发育阶段更为敏感。初孵仔鱼和脊椎形成前的卵对锌、铅都比较敏感,但大大低于对铜和汞的敏感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脊椎形成后至孵化前的胚胎发育期间,卵对4种重金属的敏感性都远较胚胎发育的其它阶段低。汞、铅对黑鲷的胚胎发育有较明显的迟滞效应。高浓度的锌和铅引起大量初孵仔鱼的畸变,而在含汞海水中,在胚胎直至前期仔鱼的发育期间无畸变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养殖中的自身有机质污染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中国对虾养殖中自身有机质污染现况,以及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并就控制和改善其自身有机质污染的途径方面阐明了以下观点:其一,我国目前普遍采纳单一对虾半精养模式,因该模式阻断了生态系的物质循环路线,引起有机质-微生物-营养盐-浮游植物-有机质之间的恶性物质循环,以及过剩饵料和生物残骸等有机物质沉积量超过微生物分解能力,且不能得到其它生物的利用等原因,使得有机质在虾塘底部大量积累,引起了养殖生态  相似文献   
3.
丁字湾海域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状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耀  崔毅 《海洋通报》1990,9(6):20-24
  相似文献   
4.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和种群结构.但目前还缺乏这一应用的现代证据,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文中作者对东/黄海的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东海表层沉积物中菜子甾醇、甲藻甾醇、长链烯酮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357~3 115 ng/g,黄海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2 898 ~6 714 ng/g,硅藻、甲藻和颗石藻生物标志物总量基本具有近岸高、离岸低的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所得到的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比例结果显示在东海的长江口方向离岸越远硅藻相对比例下降,而在长江口以南则是离岸越远硅藻比例升高.在东海和黄海颗石藻所占比例都很低,但是有离岸越远比例升高的趋势.用生物标志物所重建的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调查资料相符,但其绝对值却与现场资料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生物标志物重建种群结构提供了现代数据,但是此方法的定量应用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技术的河流污染动态模拟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耀  杨武年  李刚 《测绘科学》2007,32(3):86-87
本文论述了稳态均匀流场中的一维河流水质扩散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基于GIS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河流污染动态模拟系统。该系统以乐山市涌斯江支流段的地理底图及基本数据为例,实现了对河流污染情况的动态模拟。通过对该系统的一系列操作,可以对河段任意位置污染物浓度进行自动查询和修改,从而为河流水质污染的监测和管理提供可视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桑沟湾沉积碳库年汇入速率的长期变化及其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赛  杨庶  杨茜  孙耀 《海洋学报》2018,40(1):47-56
对取自桑沟湾北西南三根柱样近200 a碳来源及埋藏通量的解析,分析了湾内不同站位各形态碳的差异性,进而对全湾碳埋藏进行了估算。湾内环流、贝藻养殖等造成湾内不同区域碳埋藏的差异;桑沟湾总碳(TC)平均量1.79%,有机碳(TOC)平均量0.54%,无机碳(TIC)平均量1.25%,TOC含量相对较小,为海陆混合来源,以陆源有机碳(Ct)为主,大规模人工养殖后,海源有机碳(Ca)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桑沟湾碳埋藏通量平均为228.9 g/(m2·a),以无机碳为主要埋藏形式(约占70%),高的沉积速率及生物残骸沉降使桑沟湾养殖区碳的来源及埋藏区别于其他陆架海域。  相似文献   
7.
8.
A study of coccolith assemblages from a box core from the central South Yellow Sea(SYS) was performed revealing fluctuations on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that can be related to climatic and hydrographic changes over the last 230 years(1780–2011). Total coccolith abundances ranged from 7.0 to 55.1×10~6 coccoliths·g~(-1)sediment. Although th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species varied widely throughout the core, seven taxa dominated the assemblage. Among these species, Gephyrocapsa oceanica was the most dominant species, and it showed an average percentage of 50.1%. The pattern of G. oceanica(eutrophic species) was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combined percentage of Braarudosphaera bigelowii and Umbilicosphaera sibogae(both oligotrophic species), indicating that in the Yellow Sea(Y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G. oceanica might be characteristic of nutrient availability.Similar patterns between G. oceanica and the Siberian High were observed on an inter-decadal time scale,indicating that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EAWM) may be an important driver of ecological changes in the YS. When the EAWM prevails, both the Yellow Sea Coastal Current(YSCC) and Yellow Sea Warm Current(YSWC)strengthen, and the increasing nutrient availability and warmer water brought by the strengthened YSWC favor eutrophic and warm-water coccolithophore species, such as G. oceanica. This likely mechanism demonstrates that coccolith assemblages can be used as benign and reliable proxy for climate change and surface oceanography.  相似文献   
9.
虾塘养殖中有机质自身污染速率及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耀  殷丽  宋云利 《海洋科学》1997,21(4):45-49
利用养殖期间水体中颗粒有机质垂直迁移通量,测定了虾塘自污速率;并以虾塘沉积物的Eh和Com值为指标,结合其空间分布形式,初步探讨了虾塘中有机质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新、旧虾塘尤其是不同养殖区域间的自污速率都存在明显差别;而沉积物中Eh和Com值的垂直分布形式,则可能成为虾塘有机质污染程度的重要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10.
燃料油在紫贻贝体内的积累及其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耀  林庆礼  于宏  杨琴芳 《海洋学报》1995,17(1):105-110
采用室内实验模拟的方式研究和讨论了紫贻贝软组织对10#船用柴油的积累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含油海水中,石油烃在贻贝体内的积累量呈负指数增长形式,且在高浓度含油海水中较之在低浓度含油海水中其更容易达到积累平衡。贻贝体内石油烃积累量随海水中含油浓度升高和其个体增大而增加,且呈线性关系。海水中的石油烃经贻贝积累后,其荧光光谱显示,四、五环芳烃在其体内积累较少,而芳烃的色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其对芳烃的积累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贻贝对芳烃的积累明显高于脂肪烃;而在脂肪烃之间,对可分辨支链烃和不可分辨脂肪烃的积累则明显高于正构烷烃,但其对正构烷烃的积累无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