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2004~2006年间野外采样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对川中丘陵区(内江、资阳和遂宁三市)紫色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估算,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差异。据统计研究区紫色土面积为9070.19km^2,研究结果: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3.32kgC/m^2~1.71kgC/m^2间,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84Tg。并对影响紫色土有机碳分布的母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土母质上发育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有差异,但均与母岩及其风化物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土属从丘顶到丘脚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逐渐增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不同,但基本遵循疏林地〉荒草地〉坡耕地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利用雅安市雨城区1996年、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GIS平台下进行矢量化,生成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属形数据,通过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相应的景观格局指数,用以描述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1996~2003年,斑块数明显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且不规则,表现为分维数的增加;通过景观破碎度的分析,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呈上升趋势,斑块连接度、聚集度减小;1996年、2003年两个时段的基质景观均是林地,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耕地;通过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聚集度分析,景观异质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以川中丘陵区的典型紫色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丘陵区不同成土母质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及其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8.10g/kg,属中等水平,主要集中在4.00-15.00g/kg。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0.65~3.98g/kg。全氮含量在0.185~1.074g/kg,平均值为0.413g/kg,含量偏低。且三者不同成土母质的含量规律均为:遂宁组〉蓬莱镇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在0.26—3.04g/kg,不同母质的含量与前面三者的分布既相似又存在局部差异性:遂宁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氮含量总体在15.6—68.3mg/kg,其含量与土壤全氮略有不同: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在3.0—15.4mg/kg:遂宁组〉自流井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对于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氮(AN)、全磷(TP)、有效磷(AP)与易氧化有机碳(ROC)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5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由相关系数可知易氧化有机碳对土壤碳、氮、磷作用强度的顺序依次为: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