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杼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十三公里穴即今妙西镇驻地妙西西南侧宝积山雪。唐大历八年颜真卿刺湖州后,对此名山倍为留连,在杼山留下主要实绩有四,即立三癸亭子山之东南;讨论及编次《韵海镜源》;撰、书《杼山妙喜寺碑铭》并立碑于寺中;撰、刻《石柱记》,立石于杼山。1.筑一代名亭———三癸亭三癸亭筑于大历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亭址在杼山妙喜寺的东南。筑亭的动因是为迎接时为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的袁高巡视湖州。筑亭的主持者是刺史颜真卿。茶圣陆羽参与筑亭,并筹划亭名“三癸”。以上结论,从颜真卿《杼山妙喜寺碑铭》中得到佐证。碑铭记…  相似文献   
2.
历代旧志、古今文献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地方史料,为我们修志研史提供了便利。但亦存在一些错误,笔者通阅多种方志及文献,多有发现。现就“湖州名胜”部分,考辨十数条如下:湖州“庙里庙”——府庙关于湖州府庙及其“庙里庙”之称,于史实或浮、或偏、或误者有三说:其一割断历史,称明代始建;其二以庙门似殿,望之若庙中有庙;其三不明“庙里庙”就是府庙中的“城隍劳公神庙”,或不知其始于何时。湖州府庙所在地,过去属阜安坊。明代以前,府庙称湖州城隍庙,其址在阜安坊西,始建于五代。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五代时后唐清泰元年(…  相似文献   
3.
9.湖州岘山洼樽亭始建年代湖州城南岘山之上现存唐代石樽,系一块大岩石上一个不规则长方形凹坑,长约2米,宽约1.5米。石樽因唐朝宗室李适之注酒其内豪饮而出名,时称“李相石樽”。石樽之上曾建有洼樽亭,早废。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南部—松辽盆地西斜坡晚二叠世古沉积环境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关于该地区中—晚二叠世古环境演化方面的研究也鲜见报道。本文采用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西斜坡蒙科地1井中—晚二叠世古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二叠世为明显的海相沉积,沉积水体相对较深,期间可能存在多次干热—暖湿波动,其中中二叠世ZSI晚期—ZSII早期较为明显,水体性质体现为咸水—微咸水—半咸水,水体还原性—偏氧化性—还原性,气候干热—温湿—干热。晚二叠世早期为微咸水—半咸水海相沉积,至晚二叠世晚期转变为淡水—微咸水海陆过渡相沉积,期间存在两次明显的气候环境波动,与中二叠世哲斯组沉积中期气候环境变化相似,表现为水体变浅、咸度降低、还原性减弱,气候由干热转向温湿。晚二叠世以来气候逐渐向温暖湿热转变,水体逐渐变浅,可能与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气候变暖有关。至三叠纪、侏罗纪时期,区域处于构造抬升阶段,沉积环境由海陆过渡相环境转变为陆相沉积。结合TOC、古生产力指标分析得出,中二叠世ZSI晚期—ZSII2早期、晚二叠世LXI晚期、晚二叠世LXII中期、晚二叠世LXIII沉积期偏湿润的气候条件和低咸度、弱还原—偏氧化性的沉积水体环境,是形成厚度较大、富有机质烃源岩的有利的气候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5.
6.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三维低阻异常体和高阻异常体位于一维层状介质模型中,以"十"字型和"米"字型观测剖面方式作为模拟方式,开展模型一维、二维、三维反演技术有效性对比试验,其中一维反演计算采用自适应正则化(ARIA)反演,二维反演计算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NLCG)反演,三维反演计算采用REBOCC三维反演,将剖面下方不同的反演结果与原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条件下,一维和二维反演都能得到反映模型真实信息的结果,REBOCC三维反演更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在一维反演结果中,对于深部的电性结构特征,通常TE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M极化模式,TE/TM几何平均值反演结果介于前两者之间;在二维反演结果中,通常TM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E极化模式,TE/TM联合模式反演结果与TM极化模型相当,甚至更好;模型REBOCC三维反演相比一维、二维反演更易受反演结果多解性影响,REBOCC三维反演结果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系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外媒报道长白山天池火山在近2年内有可能喷发的言论,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区布测了一条长度约为103 km的二维大地电磁测深观测剖面,对火山区深部电性结构进行探测研究.由于研究区内不明来源的电磁干扰非常强,对数据采用了远参考处理、Robust处理、Rhoplus分析、张量阻抗分解和基于一维层状介质电阻率与相位互算方法等先进处理技术,获取到一批在强干扰区质量较为可靠的电磁数据,利用数据计算分析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区二维构造走向和感应矢量特征,采用NLCG二维反演技术对资料进行了二维反演解释,并将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测结果表明:在天池火山口下方存在明显的直立型岩浆通道,岩浆通道在下方约5~8 km位置形成关闭;在火山口下方往北方向附近,在埋深位置约7 km深处存在一个明显的低阻异常体,电阻率小于10 Ωm,且与岩浆通道对接,推测其可能是地表浅部发育的岩浆囊;在长白山山门附近C07-C09号测点之间和C04-C05号测点之间,在埋深约7~17 km深处发现近直立型低阻带,低阻带与下方低阻体直接相连,推测低阻带内赋存有活动的岩浆;随着埋深的增加,从天池火山口南部约20 km位置往北方向,在埋深13~30 km之间壳内广泛发育明显的低阻异常体,推测其可能是活动的岩浆囊.反演结果与前人探测结果整体电性特征相似,但又局部不同.  相似文献   
8.
皖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福元  李音平 《江苏地质》1991,15(3):137-143
通过对皖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矿物共生组合、载金矿物、包裹体、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区金矿载金矿物特征及成矿热液组成性质,并探讨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指出本类型金矿成因上属于地下热卤水浸染型,初步总结出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
皖南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地层与构造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具有高大地热流、高地温梯度特点,是我国地热资源有利远景区.前人对松辽盆地干热岩研究取得了系列认识,但部分地热评价中缺乏重要参数(如大地热流、地温梯度),评价数据以收集资料为主,造成预测的地热有利区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处理分析大量实测地球物理数据,获得了壳内高导层埋深、居里等温面埋深、莫霍面埋深和中生界基底岩性等分布特征,结合大地热流、地温梯度等信息,利用模糊数学法开展松辽盆地深层地热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松辽盆地深层地热资源具有“中部优、东南部良好、西部和北部差”的分布格局;大庆-松原和肇东-哈尔滨是两大深层地热资源有利区,其干热岩总资源量为6.236×1022 J,折合为2.128×1012 tce(吨标准煤当量),指示了深层巨大的干热岩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