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3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
辽南鞍山群岩石类型主要为片麻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原岩是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凝灰岩及硅铁质沉积岩,属含硅铁质沉积岩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建造。根据原岩建造分析。辽南地区地壳早期演化特点力:大约2800Ma前海底火山活动强烈,以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其后,以中基性岩浆喷发为主。在喷发间歇期间有沉凝灰岩的出现。大约在2800Ma 后的鞍山运动第一幕,使本区隆起上升,缺失上鞍山群堆积。辽南鞍山群低角闪岩相岩石属正常区城变质成因的片麻岩,原岩是火山岩和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表壳岩。其原岩组合特点不同于某些典型地区的绿岩带,不代表原始地壳,是后期为岛弧—海沟带火山和沉积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辽西高级变质区系指太古界底部小塔子沟组分布地区。北侧以赤峰—开原断裂与内蒙—兴安地槽相隔,南侧以承德—北票断裂与辽西台陷相分,是内蒙地轴的组成部分。小塔子沟组于早太古代末(2800Ma)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为麻粒岩相。老地块的南、北两侧边缘,由于受到断裂的多次活动影响,使之发生退变质作用,愈趋近断裂则退变质作用愈强,从而形成了递变的退变质带。退变质作用的研究表明,小塔子沟组的进变质已达到麻粒岩相,上覆地层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变质程度仅达到绿片岩相。辽西上、下太古界的界限可能就在小塔子沟组和大营子组之间。小塔子沟组相当于河北的迁西相,变质年龄为2800Ma,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与河北的单塔子群对比,变质年龄为2500Ma。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下元古界辽河群的变质相带的划分以及变质作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剪切指向标志是韧性剪切带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这里系统地介绍了12种具有剪切指向意义的构造(或现象).对其中重点部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详细的分析,并且指出了应用某些剪切指向标志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