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区域地质构造调查、地球物理资料和遥感解译基础上,采用钻探、槽探、14C年代学测试等方法,对伊通-舒兰断裂带四平段NE向隐伏断层的时代、性质及构造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四平段断裂主要发育于上更新统长英质(含角砾)砂岩层内部,为逆冲推覆断层;2)槽探与钻孔揭露的耕土层、粘土层、泥质砂岩层和长英质(含角砾)砂岩层AMS14C测年结果分别为-70~6 270 BP、60~7 780 BP、110~21 780 BP和11 740~26 100 BP,断层活动年代总体应归属为前第四纪(>26 100 BP);3)结合区域岩浆构造与地震事件可知,本次揭露的NE向隐伏断裂带可能形成于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2.
1 研究背景 郯城—庐江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规模最大、延伸最长的深大断裂带,也是我国地震危险性最高的断裂构造之一.据史料记载,1668年郯城8?级地震(史称郯城大地震,位于郯城、临沂、临沭三县交界处)发生在该断裂潍坊—嘉山段郯城附近.近年来,郯庐断裂带第四纪活动地质证据被陆续发现,如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全新世活动(曹筠等, 2018)以及郯庐断裂带北段(依兰—伊通断裂黑龙江通河段、吉林舒兰段,以往认为不具活动性)第四纪晚期活动证据(闵伟等,2013).此外,一些原有第四纪活动段,如新沂—五河段、乌云山—合肥段(郑颖平等,2014)等,也在近年被发现了活动证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测案例,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电测剖面法来探测油气管道泄密、泄漏位置及泄漏程度,探讨了电法勘探技术在解决涉及百姓安全及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并用钻探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开展地下空区勘查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西坡北段得耳布尔地区广泛分布中侏罗世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类,岩石组合以流纹岩、流纹质岩屑晶屑凝灰岩和石英斑岩组合为主,有关它们的成岩时代、岩石成因以及成岩动力学机制尚未开展过系统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对该区比利亚铅锌多金属矿区流纹岩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64.2±1.6) Ma(MSWD=7.7,n=14),成岩时间为中侏罗世。岩石中主量元素Si、K、Al质量分数较高,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微量元素显示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弱富集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Ba、Sr、Ti等元素,Nb/Ta、Zr/Hf和Th/U值分别为13.05~22.36、39.57~43.57和3.37~3.51。稀土元素存在明显负铕异常(δEu=0.69~0.76),LaN/YbN、La/Ce和La/Yb值分别为9.95~10.12、0.48~0.50和14.13~15.05。此外,它们的元素地球化学还呈现出低的10 000Ga/Al值(2...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中部靠山地区的早侏罗世中粒正长花岗岩出露于张广才岭山脉南段,侵位接触于中三叠世花岗岩类和泥盆纪—石炭纪侵入岩类,主要造岩矿物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和黑云母组成。为了对靠山地区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探讨,我们对研究区出露的早侏罗世非造山A型中粒正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研究。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研究区中粒正长花岗岩的谐和年龄为(193.2±0.9)Ma,成岩时间应归属为早侏罗世;其具有高的SiO2(75.49%~75.82%)和全碱(8.28%~9.17%)质量分数,高A/CNK(1.08~1.13)、LREE(20.89×10-6~46.38×10-6)和FeO/MgO(3.29~5.83)值,富集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Th、U、Hf、Nb、Zr等高场强元素(HFSE);此外,其具有低的MgO(0.06%~0.14%)、TiO2(0.05%~0.12%)、P2O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