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28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弧分和弧秒──易误解的单位广东读者蔡明问,在天文学中“弧秒”是不是“弧度”的六六?天文学中常以“角分”和“角秒”为单位来表示微小角度的大小。例如,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常用“角分”表示;恒星和行星的角直径、双星系统中两子星的角距离、天体引力产生的光线的偏...  相似文献   
2.
坎贝耳于1911年,古伦堡于1915年,计算了各光谱型恒星的视线速度绝对值的平均值(?),发现了中型(F,G)和晚型(K,M)星的运动速度比早型(B,A)星大.卡普坦也曾经得出同样的结果。坎贝耳和古伦堡的结果列于表1内,他们的 V_r是作过太阳运动改正的.n 是所用的星数,V_r 以公里/秒为单位.在表1内也列出威尔逊和雷蒙于1930年对4233个恒星进行空间速度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作者及其合作者近年来在太阳活动区无力场数值计算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概况。文中简要评价了现有几种太阳活动区常α无力场数值计算表达式,并且叙述了把常α无力场数值计算应用于耀斑研究的结果。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现有几种活动区常α无力场数值计算表达式中,Chiu的公式比较好;(2)用Chiu公式外推得到的活动区磁场结构,能够较好地解释观测到的许多现象,表明常α无力场近似仍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活动区磁场模型;(3)活动区无力场的某些参数,如无力因子α和自由磁场能ΔE(定义为无力场能与势场能之差),与耀斑发生率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耀斑预报的判据。  相似文献   
4.
在前一个工作里,我们把“恒星视线速度总表”里一万多个恒星的视线速度 V_r 加以分析,得出了各光谱型恒星的视线速度绝对值的平均值,并设计了一个统计方法来作太阳运动和银河系自转的改正.在那个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光谱内有发射线的恒星的视线速度,一般说来比同光谱型的普通恒星大.在表1内列出了9种光谱型的恒星的数目和视线速度绝对值的平均  相似文献   
5.
本文按常α无力场模型计算了1980年10月23日Boulder 2744活动区前导黑子的纵向磁场随高度的变化,并与用CIV 1548谱线观测得到的色球一日冕过渡区的磁场资料相结合,求得CIV 1548发射区的有效高度。这些结果与文献[4]中对同一黑子用势场模型推求的结果有很大差别。从而表明,势场和无力场在某些方面导致的结果是极不相同的。鉴于观测已表明活动区上空存在电流的事实,在活动区磁场的模拟中,特别是在强扭曲活动区磁场的计算中,应当避免采用势场,而尽可能采用无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6.
质子耀斑与黑子磁场结构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黑子群磁场结构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类为正常的,另一为“异常”的.所谓正常磁结构指的是黑子群具有熟知的正常偶极群的典型特征——前导黑子在低纬,全群大致沿赤道方向排列,其极性与所在半球按规则应有的极性相同;“异常”磁结构指黑子群具有与正常磁结构不同的异常特征.对20周(1964.10—1972.12)期间质子耀斑的研究表明:85%的质子耀斑在它发生的前1~3天,对应黑子群磁场结构为“异常”的.在1969~1970年间“异常”磁结构黑子群占黑子群总数的14%.而磁结构复杂的 A 结构、δ型虽有较高的质子耀斑产率,但它们只占有12%和46%的质子耀斑.因此,区分出“异常”磁结构黑子群对质子耀斑的预报和机制研究可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1968年春季在珠穆朗玛峰地区5000米测点用单色仪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太阳辐射分光测量概况,对其中4天最佳观测条件下取得的28组相应于不同大气质量的大气内太阳分光辐照(0.6—2.5μ)资料进行了处理,用外推法求得了珠峰地区上空的平均大气透明度(表3)及大气外太阳辐射近红外区能谱分布数据(表5),并对这些结果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8.
林元章 《天文学进展》2000,18(4):301-311
系统阐述了太阳中微子“亏缺”问题出现的背景,包括介绍标准太阳模型,太阳内部的相聚变反应,太阳中微子能谱和流量的理论估算,以及太阳中微子探测实验和结果。讨论了为解释太阳中微子“亏缺”而提出的各种非标准太阳模型以及近年来愈益受到重视的中微子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9.
重访欧洲见闻(续)林元章(三)从苏黎世到西西里岛9月28日晚由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瓦飞抵瑞士的苏黎世,访问这里的天文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现属瑞士联邦工业大学(ETH),就是爱因斯坦曾经求学和任教的学校。研究所前身是以发布太阳黑子相对数著称的苏黎世天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太阳活动区无力场模型,以观测的光球磁场为边值,外推Hale 16747活动区在4月5—9日的三维磁场,并且讨论了这些磁场结构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此活动区的磁流管在快速升浮的同时,还在不断扭绞;(2)产生磁力线扭绞的主要原因是前导黑子的逆时针旋转,以及中部δ结构的发展;(3)4月5日在前导黑子东侧看到的一些细长纤维的走向为横场方向,因而可能是气团运动的轨迹;(4)活动区耀斑产率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活动区磁场演化来说明;(5)4月7日和8日发生了二个相似耀斑,各有4块近于直线排列的亮区,是由于存在二组串排的弧拱状磁力线造成的。这些结果不同程度地支持了文[1]和[2]中的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