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2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颗彗星将于今年七月撞击木星冯占良,周洪楠美国天文学家预测,一颗名叫“休梅克一洛维9号”的营星将于1994年7月撞击木星,碰撞引起的爆炸威力将比地球上现在所有的核武器的爆炸能力大10万倍。这颗音星在1992年7月首次经过本星时遭到毁坏,木星的引力使这...  相似文献   
2.
天体物理学中动力学研究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计算机模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数值模拟计算在天体物理学中的主要应用结果和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基地1997年3月至5月初期间所得到的Hale-Bopp彗 星喷流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分析,发现该彗星的喷流结构有周期性变化,其周期为8—9 天,这种周期变化可能与彗星的自转轴在空间的进动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测光数据研究时间跨度为18年的光学选类星样本的光变,发现此样本的光变比例约40%。还发现光变类星体的光变幅与光度反相关,即光度越大,光变越小;且光变幅与红移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用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的1.56m望远镜和CCD照相机,观测到彗-木碰撞的六次事件。本文给出由撞击引起的木卫闪光K=12的光变曲线和一些碰撞后木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文[1]的基础上,利用其中关于一般三体问题的运动区域的结论,具体讨论了太阳系中太阳、木星、土星以及太阳、海王星、冥王星所组成的两组三体问题,并计算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轨道面倾角和纬度的变化范围,结果与文[1]的结论相符。  相似文献   
7.
赖曼α森林的研究进展(Ⅰ):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bble空间望远镜和Keck镜投入使用10年来,赖曼α森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使人们对其性质和起源有了新的认识.评述了观测方面的主要成果,包括柱密度、多普勒参数、元素丰度、吸收体形状和尺度、空间分布、演化、与星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8.
王龙  周洪楠 《天文学报》2002,43(3):302-326
选用银河系中29个累积光谱型为F型的球状星团样本。根据它们的视向速度,绝对自行等参数,归算处理后得出了各样本星团的空间分布和运动速度。并以此作为初始条件,在给定的3种银河系引力势模型中,采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出各样本星团的运动轨道。计算结果表明:(1)大部分样本星团都位于银心距5kpc-10kpc的范围内,相对于银心呈球对称分布,它们的速度也呈椭球分布;(2)29个样本星团按其金属度大小和基本性发类,可分属HB和MP两个次系,且样本星团数随金属度[Fe/H]而变化,在[Fe/H]=-1.6处出现一个峰值;(3)所有样本星团的轨道运动都呈周期性,大都在一个有界而不封闭的周期轨道上运动,其最大银心距大都在40kpc以内。不同的引力势模型对球状星团轨道的具体形态影响不大,在给定的引力势模型下,当某些星团的运动轨道穿越距银心1kpc附近的区域时会出现“混沌”行为。而样本星团的金属度与其轨道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4)29个样本星团的轨道半长轴、远银心距和方位周期随金属度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轨道偏心率与金属度有关,对于所选的晕族样本星团而言,大约有24%的样本星团的轨道偏心率低于0.4,不同的引力势模型对近银心距、偏心率和参数的不确定度等量影响较小,但是对远银心距、径向周期和方位周期等参数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引力 N—体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应用范围及进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为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0.
周洪楠 《天文学进展》1989,7(4):304-311
在密近双星的演化理论中,临界等位面与Roche瓣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对密近双星临界等位面和Roche瓣结构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临界等位面和Roche瓣的经典定义;其次讨论了诸多扰动因素对临界等位面的形状和Roche瓣结构的影响;最后介绍这些研究结果在密近双星研究中的应用和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