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海洋学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倍体的生化组成等指标比二倍体高,口味较好。  相似文献   
2.
单胞藻薄膜袋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用聚乙烯薄膜透明袋对单胞藻进行封闭式培养技术的研究结果。用该技术培养单胞藻作海产动物幼体的饵料,与目前通用的水泥池开放式培养比较,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培养的单胞藻密度高、不易污染、生产周期短等优点。该技术在1988年的扇贝人工育苗生产中,提高了投饵质量和幼虫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21.6μm,尾段长约18.2μm,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2.6μm;中段直径约1.1μm;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该处直径约0.3μm。卵呈梨形;卵的直径约为41.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牡蛎多倍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 2 1 .6μm ,尾段长约 1 8.2 μm ,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 ;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 2 .6μm ;中段直径约 1 .1 μm ;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 ,该处直径约 0 .3μm。卵呈梨形 ;卵的直径约为 41 .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 ,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 ,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 ,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量的皮质小泡。在水温2 1 .2~ 2 3.5℃ ,精卵混合 34min时 ,释时出第 1极体 ;1h2 2min时 ,放出第 2极体 ;2 1h55min时 ,胚胎发育至初期D形幼虫。  相似文献   
6.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21.6μm,尾段长约18.2μm,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2.6μm;中段直径约1.1μm;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该处直径约0.3μm.卵呈梨形;卵的直径约为41.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量的皮质小泡.在水温21.2~23.5℃,精卵混合34min时,释时出第1极体;1h22min时,放出第2极体;21h55min时,胚胎发育至初期D形幼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