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不同温度和N、Fe3+质量浓度对微拟球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微拟球藻脂肪酸的组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监测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微拟球藻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缺N的条件下,微拟球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如C18∶2、C18∶1和C20∶4明显降低;在富N条件下C18∶2、C20∶4和C20∶5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明显提高;在高温处理下,微拟球藻中C16∶1和C18∶1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有显著提高,而C20∶4和C20∶5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则有明显的降低趋势;在低温处理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如C18∶2和C20∶4在微拟球藻总脂中的比例明显提高;在富Fe条件下,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20∶4和C20∶5发生积累;在缺Fe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如C18∶1、C20∶5等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在富N、低温、高温和富Fe的条件下,SCD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的提高;在缺N和缺Fe的条件下,SCD基因的表达量下降。这揭示了SCD基因在不饱和脂肪酸形成途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基因的表达与产物的合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