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结合Visual C++和Visual Foxpro6.0开发矿产资源GIS系统过程,讨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MAPGIS下,采用API函数及MFC类库实现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维热扩散湖模式在太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在太湖获得的2010年8月11-28日的观测资料研究了一维热扩散湖模式在太湖的适用性,通过对比模拟进一步研究了影响太湖湖表温度模拟的主要因子。该湖模式对太湖最初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模拟的湖表面温度与观测有较大的系统性偏差,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与观测相比也偏小。通过分析该模式对太湖的模拟效果不理想的可能原因,针对太湖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情况,设计了18个测试参数的敏感性试验,从敏感性试验的结果分析得到,适用于太湖的、依赖于湖泊类型的3个参数应做如下修改:消光系数(η0)应放大3倍,湖泊表层吸收的太阳辐射系数(β)应取0.8,粗糙长度(z0)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用新得到的适用于太湖的3个参数,模拟得到的结果与最初的模拟结果和观测资料对比,发现采用新的参数后,模拟结果比最初的模拟结果有了很大的改进,模拟的湖表温度基本接近观测,模拟的湖水垂直剖面时间序列图也跟观测吻合得较好,随之的感热、潜热通量的模拟也都与观测接近。最后,对输入湖模式的主要大气参量(太阳辐射、2 m气温及风场)±10%的误差引起的模式模拟的湖表面温度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湖模式对大气强迫场的误差敏感度不高;相比之下,模拟结果对风场敏感性最小,对辐射和气温的敏感度相当。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口北支兴隆沙XL2孔沉积物的粒度特征、环境磁学特征及微体古生物特征的分析,揭示长江口北支潮流沉积沙体的演变规律,进而推测长江口北支的演变规律,为长江口北支的开发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重庆金佛山地区土壤酸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15个剖面样品分析,对金佛山北坡土壤酸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佛山地区土壤酸度分布呈现p H平均值偏低、变异较大的特点: 山腰志留系砂页岩区土壤酸度大于灰岩区的土壤酸度;在石灰岩区,山顶的土壤酸度则比坡腰和山脚的大,缓坡地带的土壤酸度比陡坡地带的大。山腰和坡脚p H值较高,体现了植被状况和人类干扰的共同影响,而页岩区土壤酸度较灰岩的大,则反映了成壤母质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堤防动物洞穴的探地雷达探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群  何开胜 《岩土力学》2006,27(5):838-841
通过探地雷达对淮沭河大堤獾洞隐患的探测,分析了獾洞的结构特征,给出了獾洞的典型雷达图像特征,推断了测区内獾洞穴道的位置、深度和走向,为堤防獾洞隐患治理提供了资料。探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设备轻便,对场地要求低,易于在任意方向加密探测,对浅层地下洞穴的探测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流油气码头海上重达千吨以上的大圆筒码头基床夹泥引起倾斜的工程问题,研究提出了砂砾挤扩灌浆桩的 加固新方法,并进行了加固设计、现场施工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挤入淤泥和粉土中的纯砂砾柱平均直径达到55~ 82 cm,28 d龄期时水泥砂砾灌浆体取芯的抗压强度达到4.3~11.4 MPa。工程竣工使用1年状态良好,表明砂砾挤扩灌浆桩的提出和应用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7.
沿河大漆铜矿为一沉积改造型铜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地层控制,赋存在三叠系巴东组第二段紫红色砂岩与灰、灰绿色砂泥岩中。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成因等特征的初步分析,认为矿床在形成过程中,沉积作用起主导因素,成岩期的各种地质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进一步的富集作用,加上后期的氧化作用使其再富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江口北支XL1、XL2和CY孔有孔虫组合进行对比分析,综合沉积物粒度特征和环境磁学特征,探讨了长江口北支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演变特点.揭示了长江口北支各沉积相所对应的有孔虫组合,即潮流沙脊以E. naraensis、E. magellanicum和F. decorus组合为主;潮汐水道以A. convexidorsa、E. naraensis、E. magellanicum 和A. beccarii vars.组合为主;潮滩有孔虫组合则以A. beccarii vars.、E. magellanicum、E. naraensis和滨海沼泽特征种T. inflata及J. macrescens组合为主;河口沙坝则以A.beccarii vars.、E.naraensis等组合为主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9.
乌江下游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地貌,主要以大型的岩溶峡谷、天生桥和大 的天坑以及大型溶洞、地下河及丰富多彩的次生沉积物为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乌江下游的 岩溶个体形态特征及层状地貌面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探讨了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演化过程,认为:(1)乌江下游地区的层状地貌分为两级夷平面、一级溶蚀面、五级水平溶洞和三 级阶地;(2)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在鄂西期地面上,地面完整性较好,以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浅洼地相组合。山原期地面,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有所差别: 在水系裂点以下地区,主要以峰丛-峡谷组合为主;河流裂点以上的上游地区,地面保存相对完整,为锥状峰丛、深洼地景观。盆地期溶蚀面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3)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岩溶夷平面、盆地期溶蚀面和深切峡谷。   相似文献   
10.
结合沪瑞国道主干线贵州境镇胜高速公路十八合同段晴隆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曲线特征,总结归纳了滑坡深部累积位移曲线“V”型、“B”型、“r”型、“钟摆”型及“复合”型等几种,详细论述了常见的曲线特征类型及其研究意义,提出了依据滑坡深部位移监测成果资料判别滑坡动态变形特征及其稳定性的判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