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6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上海市浅部数层硬土的沉积环境、时代及划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陆域东部滨海平原区埋深三、五十米以上及西部湖沼平原区埋深二十多米以上分布有数层“硬土”,现在可以确定,均属于晚更新世晚期的陆相沉积。  相似文献   
2.
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对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的边界条件、人工干预条件下地下水动力场演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探究了龙涧泉岩溶水系统,圈定了系统的范围、边界性质、流动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确定龙涧泉为系统的唯一天然排泄口,龙涧泉岩溶水系统与白浪岩溶水系统无直接水力联系。龙涧泉岩溶水系统岩溶水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河流入渗及侧向径流补给,现状条件下总补给量为864.42万m3/a,多年平均补给量为836.81万m3/a;排泄主要是水源地开采和矿山排水,现状开采量为4 117.2万m3/a。由于开采量大于允许开采量,并超过了总补给量,区内岩溶水一直处于超采状态。2004—2008年矿区岩溶水实测年均下降1.61 m/a,多年(1984—2008)水位平均降幅为5.68 m/a,最大降幅17.42 m/a。此外还讨论了岩溶水系统的补给、排泄条件,提出了龙涧泉岩溶水开发、保护、复泉与管理龙涧泉岩溶水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太仓—奉贤北西向活动断裂带及其地震地质意义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晚新生代以来沉积建造、沉积环境、岩浆活动、岸线变迁、地貌及现代地震等资料判断,太仓—奉贤北西向断裂带是上海及邻近地区一条重要的活动性断裂构造带。  相似文献   
4.
据岩石地层、气候地层、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等方法综合,将上海疏松地层划分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古地磁测量表明,第四系和上第三系之间的界限位于考克斯年表上高斯正极性期凯纳事件或为英斯事件处。这与河北阳原盆地泥河湾、云南元谋盆地、华北平原东部及长江三角洲可以对比。上第三系为中新统白龙港玄武岩和陆相沉积的上新统崇明组组成。第四系划分为四个“统”,十“个组”。  相似文献   
5.
上海系统的第四纪地质调查研究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随区域性水文、工程地质普查的开展而进行,并由早期对地层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发展为近期对地层与沉积环境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市1:5万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通过把第四纪地质与工程地质结合研究,确定了西部湖沼平原区全新世底界标志层和河口砂岛区全新世底界大概深度,重新认识了⑤4层灰绿色粘土层的成因及湖沼平原区全新世地层的工程地质特性,从而为工程勘察和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