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阴山—燕山造山带的“开合”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爱金  张万良 《地学前缘》2002,9(2):414-414
阴山-燕山造山带位于华北地块的北缘,呈EW向展布,西起狼山,东至渤海湾北部,被郯庐断裂带所切,东西长1 400余 km,南北宽60~280 km.北部边界较规则、醒目,如乌拉特后旗-白云鄂博-化德-赤峰深大断裂;南部边界甚为复杂,山前断裂众多.构造岩浆活动强度由北而南递减,构造形式向南也渐趋和缓(葛肖虹,1989).  相似文献   
2.
邱爱金 《铀矿地质》1994,10(2):113-118
本文针对山区电测深的结症,通过实例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多源电测深法的应用效果。在三面环山、岩石裸露等物探自然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应用多源电测深法成功地圈定了8411西段铀-硅质体的展布,预测了银竹凹铀成矿远景区段,为8411矿床的扩大指明了方向。实践表明:多源电测深法具有探测深度大、工作效率高、资料解释直观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3.
走滑拉分作用与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山火山盆地是我国著名的产铀火山盆地。本文依据相山盆地深部地质研究成果以及大陆动力学理论,探讨了相山产铀火山盆地的就位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火山盆地火山活动划分为两个旋回,其就位受制于区域深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即第一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复活产生的EW向拉分构造,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裂隙式火山喷溢带;第二旋回的火山机构就位于NE向深断裂左旋走滑复活产生的SN向拉分构造与EW向基底断裂的结点,产生了中心式火山岩浆喷溢侵出。此外,还探讨了富大铀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7.
江西相山铀矿田东西向隐伏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爱金 《地质论评》2001,47(6):637-641
本文提出基底EW向构造是相山火山盆地控岩控矿的关键因素,但由于以往缺乏深部研究手段,长期未被人们所认识,前人把贯穿盖层的NE向构造作为基底构造主构造线方向。近年,通过大比例重力测量、遥感TM数据增强处理及深部现代温热水等综合攻深方法的研究,认为相山火山盆地基底存在规模巨大的EW向隐伏构造,首次提出了相山铀矿田EW向构造带控制矿集带的新认识,指出了新的找矿方向,这对相山地区今后寻找富大铀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西是生态旅游的资源大省,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背景和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现状,这为江西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支术产业奠定了基础。本文对江西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资源作了深入分析,指出最具生态旅游特色的资源应是各类自然保护区,特别是某些独具特色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可作为江西开展生态旅游 动阶段的最佳示范区。  相似文献   
9.
江西相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富大铀矿形成的制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 ,一直是铀矿地质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大量的新资料支持以下的构造演化模式 :成矿前的走滑剪切 ;成矿期的伸展拉张 ;成矿后的挤压逆冲。这一构造演化体系是形成相山富大铀矿田的有利地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