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矿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以矿产资源为劳动对象,从事能源矿产、金属、非金属矿产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产开采,以及开采出来的矿产品的分选和部分冶炼、深加工活动的基础产业;还包括矿产品的贸易及矿业管理活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矿业的发展,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历史,是一部矿业文明史。  相似文献   
2.
3.
针对目前裂殖壶菌(Aurantiochytrium limacinum)基因工程相关研究中,对内源启动子的了解和利用仍处在初步阶段的现状,本研究从裂殖壶菌中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途径聚酮合酶(PKS)途径出发,利用热不对称交错PCR技术(TAIL-PCR),针对pks2基因扩增出了未知的5’端侧翼序列,初步分析得到pks2基因启动子序列,并分别在原核宿主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与真核宿主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中对启动子活性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了pks2基因启动子可以在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中有效启动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而且pks2基因启动子相较于pks1、pks3基因启动子具有更高的启动活性,显现出了其作为启动子用于基因工程研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4年6月和10-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68尾秋刀鱼样本,基于耳石微结构并结合基础生物学数据,鉴定了秋刀鱼的日龄,推算了孵化日期,并建立了生长模型和生长率。研究发现:耳石微结构从核心到透明区边缘,轮纹宽度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标记轮多分布在透明区。日龄范围为204~549 d,优势日龄组为231~290 d和381~470 d,日龄最小个体体长207 mm,体质量39 g,日龄最大个体体长291 mm,体质量131 g。孵化日期为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孵化高峰期出现在1-3月和8-10月,初步推算秋刀鱼主要分为春生群和秋生群产卵群体。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模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体长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24 mm/d和0.000 88,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小。体质量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93 g/d和0.003 25,最大绝对生长率(0.504 mm/d)和最大相对生长率(0.004 86)出现在351~400 d。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公海春季秋刀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5~7月和2010年4~7月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海上调查数据,对西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结果表明:2009年叉长范围为161~333mm,优势叉长组为260~320mm;2010年叉长范围为108~344mm,优势叉长组为240~300mm.经方差分析2009年和2010年叉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年间雌雄叉长分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同时摄氏等级的年间差异不明显。2009年和2010年雌雄比分别为1.32和1.18。2年性腺成熟度都以Ⅱ、Ⅲ期为主。摄食等级都以1、2、3期为主,发现了空胃现象。2009年体质量范围为21-257g,2010年体质量范围为9-220g,2年间体质量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方差分析2009年和2010间体长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年的秋刀鱼可能属于不同的种群。  相似文献   
6.
赵腊平 《国土资源》2013,(10):30-35
“本来只是一个例行的会议,而且专业性和学术性都很强,原来想将规模控制在三四十人左行,没想到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担心会务能不能搞好。  相似文献   
7.
舷提网是秋刀鱼(Cololabis saira)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渔获率较高得到迅速推广。模型试验和海上实测是研究网具性能最为普遍的两种方式,两者试验结果的对比评估对于更好地测定网具作业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2014年11-12月进行的秋刀鱼舷提网静水槽模型试验以及2015年7-10月和2016年6-10月在"鲁蓬远渔019"号船上进行的秋刀鱼舷提网网具性能测试试验测定的网具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网具的沉降深度和提升速度进行了标准化,并利用Bootstrap法分析了舷提网模型试验和海上实测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通过Bootstrap法得出标准化后的实测网最大沉降深度的均值分布范围为20.37~29.54 m,95%置信区间为21.76~28.13 m;模型网网具最大沉降深度均值的范围为26.42~37.58 m,95%置信区间为27.70~36.20 m。实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均值大约是模型网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均值的0.731~0.783倍。(2)通过Bootstrap法得出标准化后的实测网提升速度的均值分布范围为0.107~0.193 m/s,95%置信区间为0.111~0.191 m/s;模型网网具提升速度均值的范围为0.204~0.316 m/s,95%置信区间为0.207~0.312 m/s。实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均值大约是模型网网具中部提升速度均值的0.591~0.611倍。(3)当假设海流速度为0时,求得实测网网具的平均沉降深度为29.14~41.21 m,约为模型网网衣中部最大沉降深度均值的0.751~0.807倍。(4)30 m和60 m水深的海流速度均对实物网网具中部的沉降深度有所影响,60 m水深的流速影响更加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9.
【研究目的】近年来,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了解新能源背景下全球锂资源产业链发展现状和趋势,有助于为全球锂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认识,为政府和企业提升锂资源产业链竞争力提供相关参考。【研究方法】本文梳理了日益增长的新能源需求对全球锂资源产业链在资源供需、冶炼加工、终端消费、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通过梳理分析,新能源背景下全球锂资源终端消费,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持续旺盛,全球锂需求快速增长,供需错位下价格持续上升;锂资源在全球地位提升,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将其列为关键矿产,出台系列政策保障本国锂资源安全供应、加强锂资源回收利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方式、企业结构、发展目标朝着低碳化、一体化、可持续方向发展。【结论】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交通电力化和能源储存使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加。这些变化对上游锂矿产资源的供应格局,以及产业链中游生产加工和下游终端消费结构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但对产业链各环节传导和具体的影响方式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10.
近十余年来,湖南省矿业权出让管理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市场化配置水平也明显提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资源配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分析研判湖南省矿产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对我国及该省矿业权出让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其2003年以来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针对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