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8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武汉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兴建了许多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尤其是超高层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大、重心高、基底压力大及基础埋深大等。而武汉地区的地质条件又比较复杂,就第四纪地层而言,从最新沉积的各类软土如人工填土、淤泥类土、软塑状粘性土等,到全新世(Q4)沉积的各类砂土与卵砾石,直至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老粘土均有分布。各类土层的厚度、深度及性质均变化较大。因此武汉地区高层建筑的岩土工程问题就显得复杂与多样,在众多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中,本文主要分析了比较突出的基础持力层与基础类型的确定,深基坑开挖中的边坡滑移、基坑涌水、流砂、突涌以及基坑防护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一些规律,对今后高层建筑的兴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了各种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阐述了理论公式计算确定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性.结合武昌地区的工程实例,用各种方法计算确定了老黏土的地基承载力值.研究表明,原位测试方法得到的承载力值偏低,而理论公式计算较合理.为了提高老黏土地基承载力的可信度和精度,在岩土工程勘察中除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外,有必要结合理论公式计算来获取老黏土地基承载力值.  相似文献   
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在深埋隧道围岩质量分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隧道围岩分类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引进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实现了围岩定性分类向定量分类的转变,经过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确定了影响隧道围岩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岩块坚硬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岩石质量指标以及地下水出水特征,然后建立了模糊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素的权重,最后针对堡镇铁路隧道围岩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决策的数学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对隧道各段岩体质量的级别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试验求取的压缩性指标,由于受样品扰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反映实际土体的变形特点.为了寻求一种合理确定压缩性指标的方法,根据目前实际中广泛采用的沉降量计算公式,以深港西部通道填海工程软土的实测沉降量为例,通过对沉降量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合理选取,反算求得了压缩性指标,经验证,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加石灰改性后膨胀土的工程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土掺石灰后其性质有很多改变。通过对荆宜高速公路膨胀土的石灰改性试验,得到了膨胀土加石灰后的工程性质的变化规律,如自由膨胀率、膨胀量、收缩率、塑性指数下降、抗剪强度与CBR增加等。从而为改善膨胀土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71~2000年云南丽江区域平均5月雨量与北半球100 hPa及500 hPa高度场的相关分析,得出影响丽江区域平均5月雨量的主要影响系统为100 hPa南亚高压5、00 hPa南海副高、孟加拉湾低值系统及中高纬度地区的新疆高压(脊),这4个关键因素的异常及强弱影响丽江5月雨量的多寡。通过对2005年5月100 hPa及500 hPa的实况场与距平场的对比分析,得出造成2005年严重春夏连旱的环流成因为南海副高偏强、孟加拉湾低值系统偏弱、南亚高压及新疆高脊偏弱,造成西南季风云团及冷空气难以在云南上空交汇而导致严重的干旱。  相似文献   
7.
考虑土体强度的建筑基坑突涌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谭松林 《地球科学》2002,27(2):209-211,216
基于土体的强度特性,并假设突涌破坏体为方柱体或圆柱体,推导出了考虑土体强度的基坑突涌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一般的粘性土, 考虑其强度后的抗力分项系数比不考虑强度的抗力分项系数增加二倍以上,汉口地区许多基坑开挖并没有出现突涌现象,表明土体的抗剪强度对抗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考虑土体强度的突涌稳定性分析是比较接近工程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巫山加筋土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三轴仪,研究了巫山县集仙中路1号加筋土挡墙加筋填土在不固结、不排水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机理和抗剪强度性质。试验结果表明,该加筋填土的抗剪强度性质虽较不加筋土有一定提高,但由于筋带表面网格细微,与土体之间的咬合摩擦力较弱,易在筋带与土体之间产生人为的滑动面,从而造成加筋土抵抗小,变形的能力减低;同时试验还表明,加筋层数和围压也是决定加筋土性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湖南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的形成与易发性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矿区地质情况、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和各类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对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的成因及类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岩溶塌陷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对岩溶塌陷易发性进行了分区预测。结果显示:煤炭坝矿区岩溶塌陷形成的内因是茅口组灰岩岩溶发育,外因是岩溶水的大量开采和疏排;岩溶塌陷影响因素主要与岩溶发育条件、地下水条件、覆盖层条件、地形地貌和人工活动相关。经预测,煤炭坝小河、贺石桥、大成桥、洋泉湖几个地下水径流带处为极易塌区;欧家大冲、沩水、瓦寺冲、秧田冲、五亩冲水渠、白水塘、谢家祠堂几个地表水体分布处为易塌区;几个煤矿区为难塌区(或中等塌陷区);福泉山与谷塘坡为基本稳定与稳定区。勘察验证,预测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