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地质学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滇西镇康地块东缘龙塘寨地区新发现的张家田组为一套斜坡-盆地相碎屑岩-放射虫硅质岩-灰岩-玄武岩建造,可见浊流远端低密度流序列、鲍马序列、深水的静水沉积序列,具典型浊流沉积特征。灰岩中采获大量的杜内阶至祥播阶牙形石分子,特别是维宪阶和杜内阶的深水盆地相远洋型分子Gnathodusbilineatus和Scaliognathodusanchoralis类群的出现,说明早石炭世地史时期该区已形成深海槽盆。硅质岩Al/(A1+Fe+Mn)比值为0. 22~0. 40,说明张家田组硅质岩为受热水作用影响的生物成因硅质岩; MnO/TiO_2比值为0. 13~0. 59,Ce异常值在1. 0左右,无明显异常,(La/Yb)_N值为0. 93~1. 93,(La/Ce)_N值为1. 01~1. 09,表现出大陆边缘型硅质岩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晚古生代时期,在东侧昌宁-孟连洋演化的同时,在镇康地块与耿马被动大陆边缘之间曾发育有一个裂陷海槽,而张家田组斜坡-盆地相浊流沉积正是这一构造事件的沉积记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