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碳酸盐岩断层岩的溶蚀作用及其在岩溶水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凤君 《中国岩溶》1989,8(2):163-176
本文以中国山东省济南—淄博地区为例,根据理论分析、溶蚀实验、光学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和野外工作,提出了碳酸盐岩断层岩的四种溶蚀机理。它们是:1.粘滑溶蚀作用:2.微观形变溶蚀作用:3.断裂活性热水溶蚀作用:4.压溶溶蚀作用。当调查碳酸盐岩区断裂的水文地质性质时,这些机理和断层岩的可溶性提示我们去考虑断层岩的岩溶化作用。方法是:1.断裂带中断层岩的划分:2.查清断裂带中的断层岩的组合及裂隙发育:3.研究碳酸盐岩断层岩的岩性:4.分析岩溶发育的其它条件。   相似文献   
2.
裂隙—溶洞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化模拟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凤君 《中国岩溶》1987,6(4):275-285
在有关岩溶发育的研究中定量地描绘出岩溶区内一点处不同时期的岩溶化特征,是近年来广大岩溶与洞穴研究者一直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岩溶化模拟的原理就是为了解决这个急迫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所谓“岩溶化模拟的原理”是在对岩溶区的地质结构,水动力条件和水化学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弥散理论,模拟水中可溶组分浓度的演化和分布,结合裂隙的分布、物化环境、新构造运动和地下水的演化,评价和预测该区的岩溶化状况和程度的理论。 本文讨论了岩溶化模型、计算资料的收集和模拟结果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碳酸盐岩裂隙溶蚀反应动力学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凤君 《中国岩溶》1990,9(1):42-51
碳酸盐岩溶蚀的最本质过程是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在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溶解和侵蚀的过程,它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不仅能说明溶蚀发生的具体速率和离子反应机理,而且能从时间尺度上很好地结合自然因素来深入研究岩溶发育的规律性和程度。这里重点介绍实验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封闭体系条件下,动力学速率公式为:R=Ro10-kc(T>20℃);R=KC-1(T=10℃)同时证明在中性(pH值为5.5~7.5)条件下,溶解速率与pH值呈斜率为-1/2的直线关系,说明岩石溶蚀的表面反应控制和综合控制的机理,实验后的样品的检测对岩石溶解的多孔状扩散层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