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96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南省风化残积红土按其原岩性质可分为花岗岩红土、喀斯特红土、碎屑岩红土、元古界红土和岩浆热液红土等5个类型。其中岩浆热液红土含金性最好,富集系数最大,元古界红土最差。湖南的地质构造格局产生了有利于风化作用的地形条件,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产生的多方向多序次的断裂带和频繁的岩浆活动造成的围岩蚀变,为红土型金矿的形成造就了良好的矿源体条件。湖南红土型金矿有着良好的找矿远景,岩浆热液型红土则是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利用日本GMS低云风资料,对东亚及北太平洋西部(取北纬10°—45°,东经105°—150°范围)1983年7月21日08时—22日20时(北京时)的850百帕流场进行初步研究。对仅有无线电探空资料的流场(称常规流场)和前者加上卫星云风资料后的流场(称混合流场)作了比较。通过客观分析,发现两种流场在北太平洋西部有很大的差别,后者能更好地反映出热带海洋上的流场。对上述两种流场物理结构(涡度和散度)的分析,也发现两者在热带海洋上有较大差异,混合流场的物理特征与环流系统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渤海的环流、潮余流及其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阐明渤海环流和潮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沉积物输运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80年代以来的实测海流资料得到: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黄河三角洲外海存在着一支流向东北偏北向流,与辽东湾西部的东北向海流相接;渤海湾内的环流北部为反时针向,南部为顺时针向回转的双环结构。上述环流趋势与渤海沉积物分布相一致。渤海沿岸主要入海河流的特征矿物分布正在上述环流存在的最好佐证。文中进一步讨论了潮余流分布特征及其对渤海环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第一作者早在1985年就提出,潮混合效应控制着夏季黄海冷水团的边界及海面冷水分布(赵保仁,1985)。1987年又进一步通过水文调査资料和卫星图片给出了黄海周围的浅水陆架锋(或称潮汐锋)的分布及强锋区的跨锋断面中的温度、盐度和坏流结构特征,并指出夏季的黄海沿岸流在性质上属沿锋面运动的强流(赵保仁,1987a,b),而后又对黄海西部的陆架锋进行了一次专门调査(赵保仁等,1991)。此外,他还指出黄海的强温跃层的形成和转移现象也与潮混合现象密切相关(赵保仁,1989)。因此,研究潮混合现象对阐明发生在黄海的多水文物理现象都是至关重要的。 为深入了解黄海的潮混合特征,作者把渤海、黄海和东海作为一个整体完成了一次精度较高的潮汐、溯流数值计算,在潮汐、潮流的分布方面,揭示了前人尚未阐明的一些特征。本文根据这些数值结果,计算了近最大潮流流速和层化参数,阐明了渤海、黄海和东海的潮混合特征及其对降温期黄海冷水团分布变化的影响。此外,还用 Sim pson等人(1981)的能量模式计算了南黄海西部的风、潮混合效率。  相似文献   
6.
南海潮汐潮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本文用二维球坐标数值模式计算了南海m1[=(K1+O1)/2]和M2分潮的分布.计算范围从2°N到25°N,99°E到121°30'E,坐标的经向纬向、格距均为1°/4.计算结果与92个实测站进行比较符合良好,m1分潮振幅的平均误差为4cm,迟角为7°.M2分潮振幅的平均误差为9cm,迟角为12°.根据计算结果给出南海m1和M2分潮的潮汐、潮流、潮余流和潮能通量分布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大量统计事实基础上,对黑潮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风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其中三个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沦.1.黑潮流轴中段春季海温与6月长江中下游夏季风的内在联系过程;2.与其相联的环流特点;3.海气相互作用的过程特点。得到了一些很有实际意义的结果与一个可能的天气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不同温度的有机溶剂分级提取对鳀鱼鱼油得率、脂肪酸组成及EPA、DHA含量变化的影响。经15℃干法分级提取的液态鳀鱼鱼油,在设定的4种温度下,液态鳀鱼鱼油得率均随溶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相同溶剂量的情况下,随着分级提取温度的降低,液态鳀鱼鱼油得率呈下降的趋势。有机溶剂分级提取对14碳短碳链的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及16碳、18碳的饱和脂肪酸的脱除效果是明显的,但对脱除20碳、22碳的长碳链饱和脂肪酸的效果不明显。在4种试验温度下,EPA和DHA的总量分别为29.88%、31.74%、35.27%和41.80%,高出美国阿拉斯佳深海鱼油对应总量(28.76%)的1.12%~13.04%。  相似文献   
9.
10.
长江冲淡水及其混合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1,自引:14,他引:41  
长江为东亚第一大河。其流域面积占我国大陆太平洋流域面积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的统计,长江的入海径流量约占我国渤、黄、东海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的80%以上。巨量的长江淡水入海后,其冲淡作用至为显著。如以1959年长江径流量而论,若平均展布于整个东海,则可形成厚度约为1米的一个水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