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秦岭泥盆系西部地区层控铅锌矿带有机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岭泥盆系西部地区层控铅锌矿带主要矿区含矿岩层中,有机碱分布与成矿元素 Pb、Zn 的集散有密切关系。矿区岩石的有机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岩石的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本文成功地进行了四组有机成矿模拟实验,揭示出某些重要的有机成矿机制。最后,对该区有机成矿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雷电危害智能建筑的形式和途径,从防雷系统工程角度,论述了智能建筑防雷技术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外部、内部防雷措施和过电压保护的实现及实施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林兵 《地质论评》1986,32(5):455-464
系统的地层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湘中大乘山区寒武系中统和泥盆系中统棋梓桥组是成矿元素和伴生元素含量较高的层位。在此基础上,除了利用成矿模拟实验证实了在成矿过程中,该区成矿元素有从这些地层中活化迁移出来的可能性外,文中还应用了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构造地球化学等方法。找到了成矿元素在这些地层中曾发生过向赋矿部位运移富集的一些直接证据。据此,可以初步认为这两套地层是该区层控铅-锌矿床的主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4.
甘肃西成矿田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兵  程海生 《地质科学》1992,(2):149-15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甘肃省西成矿田铅锌矿床的地层地球化学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得出了该区成矿金属物质主要取自基底地层而不是含矿层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雷电危害智能建筑的形式和途径,从防雷系统工程角度,论述了智能建筑防雷技术的基本原则。详细阐述了外部、内部防雷措施和过电压保护的实现及实施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林兵  侯会琼 《地球化学》1993,(4):409-414
在秦岭泥盆系西部地区层控铅锌矿带主要矿区含矿岩层中,有机碱分布与成矿元素Pb,Zn的集散有密切关系。矿区岩石的有机质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岩石的有机质演化程度较高。本文成功地进行了四组有机成矿模拟实验,揭示出某些重要的有机成矿机制。最后,对该区有成矿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秦岭西部地区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带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矿石硫和铅主要分别取自海水硫酸盐和基底地层,而成矿流体则主要为渗流加热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各沉积相的地球化学指标和研究指示元素及硫同位素组成,对湘中大乘山区中泥盆世棋梓桥期沉积相的物理化学环境作了探讨。该区层控铅锌矿床和沉积物理化学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文中还以成矿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了成矿元素同生富集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湘中大乘山区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该区成矿元素Pb、Zn及其伴生元素Cd、Cu、Co、As和Sb等经历了四次较显著的富集。寒武系的碳质岩层,元素含量较高,组合较全,其特征类似于含矿层,是该区主要的矿源层之一。中泥盆统棋梓桥组是该区主要的含矿层,其沉积环境有利于元素高度集中,故构成原始的“矿胚”。在铅锌矿区,含矿层还遭受了强烈的后生成矿作用的叠加,使其进一步富集成矿。因此,该区铅锌矿床成因应属沉积叠加(或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该区Cd、Pb、Mo、As和Sp背景含量较高,这将有利于这些元素富集成矿,也为我们指出了寻找和这些元素有关矿产的有望区。文中还运用了马尔可夫概型分析来研究元素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并揭示了元素在沉积成岩史中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林兵  张逸 《贵州气象》2007,31(5):36-37
该文通过对民爆器材仓库防雷工程设计方案的修改,阐述了对爆炸危险环境防雷设计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