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 ,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 ,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 ,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山东五莲七宝山金铜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山东七宝山角砾岩筒流体双重致裂机制与金铜成矿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山东七宝山角砾岩筒的综合研究表明 ,该角砾岩筒形成于一种新的流体构造动力学机制———流体温压双重致裂和脉动扩展机制 ,即 :在流体的热应力和液压双重作用下形成性质不同的节理裂隙和上凸锥面状裂隙带 ,并脉动式往上扩展形成圆柱状压裂角砾岩体 ;锥面状裂隙带顶点岩石瞬间点爆裂 ,流体向该点汇流 ,流体流速加快和爆裂区呈倒置锥状往上扩展 ,岩筒上部锥状爆裂角砾岩体与锅盖状震裂角砾岩体形成 .富金流体于岩筒上部倒置锥状裂隙体 (温度压力急降箱 )下部沸腾面附近富集和沉淀 ,富铜流体主要于温压相对较高的汇流区集结和沉淀成矿 .  相似文献   
5.
五莲七宝山金铜矿床赋存于隐爆角砾岩筒中,与次火山岩关系密切.火山机构受NE,NW向断裂联合控制.根据隐爆角砾岩筒的地质标志,结合对物、化、遥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七宝山地区还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孙思  李永刚  张小允  刘洪举 《岩石学报》2010,26(11):3319-3326
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床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浅成低温、低盐度热液型矿床。本研究通过对该矿床含矿蚀变斑岩石英颗粒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发现存在大量多相包裹体与气体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共生。显微测温显示这些包裹体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374~404℃),盐度高达48%NaCleqv。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多相包裹体中的子矿物除了石盐外,还有赤铁矿、重晶石、黄铜矿与黄铁矿等。这些捕获有高温高盐度沸腾包裹体的石英颗粒可能是早期成矿流体在硅化交代蚀变的过程中重结晶形成的,而不是斑岩体的斑晶。这一结果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高温、高盐度的沸腾包裹体。这种高温高盐度的沸腾流体包裹体及多相包裹体中黄铜矿、黄铁矿等子矿物是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因此该发现表明山东七宝山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在深部可能转变为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