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质学   1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吴志敏  屠毓敏 《岩土力学》2007,28(10):2178-2182
利用三维弹塑性模型研究了土钉基坑支护的空间效应,着重对深基坑工程中的阴角、阳角及分段分层开挖等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阴角能大大降低基坑位移和土钉轴力,其影响范围大于开挖深度,直立开挖面的阴角效应比放坡开挖面时的要大;阳角处的位移及土钉轴力明显增大,其影响范围延伸至3倍基坑开挖深度;分段分层开挖支护能充分利用土钉支护的空间效应,其影响范围接近于基坑开挖深度。  相似文献   
2.
屠毓敏  俞亚南 《岩土力学》2007,28(11):2329-2332
利用三维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分析了不同褥垫层厚度及其地基土的性质对复合地基水平受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和挠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 明,垂直荷载的大小改变了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直接影响着其水平承载力;适当的垫层厚度可降低桩所分担的水平荷载,有利于桩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土钉墙基坑支护中疏排桩抗滑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软粘土地基基坑支护中,当基坑开挖深度较深时,土钉墙的最危险圆弧滑动面往往入土较深,很难满足工程设计需要,为此可采用疏排桩以满足其整体稳定性要求。从土的塑性理论出发,利用土拱效应原理,分析了作用于疏排桩上的土压力。利用桩土相互作用的原理,研究了疏排桩在土钉墙基坑支护中的抗滑效应,并在深基坑支护中得到实际工程的验证。  相似文献   
4.
某工程坑中坑塌滑原因分析及加固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为民  屠毓敏 《岩土力学》2010,31(5):1555-1558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坑中坑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和经济,况且不少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事故与坑中坑的不合理设计密切有关。结合某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失稳的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支护结构失事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坑中坑的设计方法,研究了基坑支护结构与坑中坑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研究表明,坑中坑对地下室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而基坑支护结构对坑中坑中的支护桩的内力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齿坎式挡土结构物极限抗滑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屠毓敏  俞亚南 《岩土力学》2009,30(1):105-108
以齿坎式挡土结构物的现场抗滑试验为依据,运用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对齿坎长度分别为0、0.7 m和1.0 m的挡土结构物的现场试验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位于软弱地基中的挡土结构物中的齿坎抗滑机制,其有限元理论分析能很好地表征现场试验成果,并运用强度折减的有限元方法对齿坎式挡土结构物进行极限设计,该理论研究可为工程设计提供齿坎抗滑作用的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水泥挡土墙的结构特征及破坏型式出发,分析了现地设计中的抗滑及抗倾覆稳定验算时的被动土压力的动用度,提出了基坑抗隆起稳定验算的新方法,并对某一典型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水泥土搅拌桩作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水准。  相似文献   
7.
土钉墙在超软地基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在论述宁波市区软弱地基特征及基坑支护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支护深度6.0 ~7.0 m软弱基坑的可行性。在镇海炼化工程的超软弱地基中,用土钉墙来支护深度为6.0 m的基坑,并获得成功,开辟了用土钉墙支护宁波软弱基坑的先例。由于宁波软弱地基的特殊性,应对土钉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预防。详细地介绍了土钉墙设计施工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了适用于宁波软土基坑的土钉墙基坑支护型式。由于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的经济合理性,可以在宁波市区的基坑支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土钉支护中超前锚杆的工作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屠毓敏 《岩土力学》2003,24(2):198-201
超前锚杆作为土钉基坑支护中的主要抗滑措施,在现有的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仅验算其整体稳定性或`作为抗滑安全储备。将Ito and Matsui所提出的作用于排桩上的土压力理论应用于超前锚杆分析,研究了超前锚杆在土钉基坑支护中所起的抗滑作用,提出了带有超前锚杆的土钉墙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得到工程实例的验证。通过研究可以提高土钉墙的设计理论,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9.
龙凤山土石坝在运行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坝后排水沟出现严重的混水现象,该现象白天呈周期性变化。利用原子吸收法和X-荧光光谱分析法,对坝后排水沟中的水及析出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坝基析出物化学成分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水质中富含Ca,析出物中富含Fe和Mn。在坝基地下水渗流过程中,地下水与坝基岩石产生物理化学作用,从而导致化学潜蚀。地下渗流水的化学潜蚀作用与坝基岩石性质密切相关。在基性类岩石中,由于富含铁、锰等深色元素,在酸性环境中很容易迁移,因而排水沟中出现Fe2O3和MnO2絮凝状沉淀物,导致排水沟出现混水现象。  相似文献   
10.
被动排桩弯曲性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屠毓敏  俞亚南 《岩土力学》2008,29(2):342-347
利用三维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承受邻近地面超载作用时被动排桩的弯曲性状,也研究了排桩间距变化、地基软弱下卧层以及超载与排桩之间的距离对桩身弯曲性状的影响,揭示了邻近超载作用下被动排桩桩身弯矩和挠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邻近超载作用下桩身最大正弯矩出现在0.55倍桩长处,桩顶部也产生较大的负弯矩,随着超载的增大,负弯矩由增大变为减小,桩身正弯矩增大,当超载超过一定值时,桩身正弯矩加速增长;桩身的弯矩随着桩距的增大而增大;当地基中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身的负弯矩减小,而正弯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