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篇
  201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在近岸海水中,由于陆地河流的输送、大气中尘埃的降落、风浪作用和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原因而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气泡多于远海海水。当这些颗粒很小时,它们可以在水中长时间悬浮并随着海水一起运动,从而成为声波在水中传播时的良好散射体。清净海中,仍有微小气泡和密度运动速度等的不均匀,也会使声波散射。因而,应用声学多普勒原理的传感器可以直接测得散射体或海水的运动速度。传感器的外形不会影响原有流场特性。泥沙和生物在传  相似文献   
2.
冀东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生产基地,剧烈的人类活动和地质环境导致浅层地下水中Fe、Mn、Cr、Pb等离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尤其是铁离子含量最高可超饮用水标准5~10倍。为定量刻画浅层地下水中重金属离子来源,2017年5-9月在冀东平原滦河中下游典型区内连续采集5期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样品,以铁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来源于上游工矿企业、包气带中Fe~(3+)离子的迁移和Fe~(2+)离子的转化,这三种来源在2017年5月对地下水中Fe~(3+)离子的贡献率分别为2.29%、41.8%、55.9%;6月贡献率分别为4.48%、52.58%、42.95%;7月贡献率分别为9.2%、31.55%、59.25%;8月贡献率分别为0.04%、31.43%、68.53%;9月贡献率分别为10.63%、45%、44.37%。研究区内浅层地下水中Fe~(3+)离子主要来源于包气带内Fe~(2+)离子和Fe~(3+)离子的迁移转化,上游工矿企业对其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