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4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通过4个薄钢板剪力墙和1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研究了薄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试验表明,利用薄钢板剪力墙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刚度、承载力、延性和耗能性能。试验表明,利用薄钢板剪力墙作为抗侧力构件是可行的。在钢筋混凝土框架中设置薄钢板可有效地增加刚度,承载力和耗能性能。  相似文献   
2.
强震与微震观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采用动圈型换能器(属于速度型换能器)加电子反馈形成在0.05Hz~50Hz的加速度仪特性,大大减小了甚低频率的影响,而其线性及动态范围也能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避免了位移型换能器在低频段的较大误差,在地震观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首先设计制作了4个试件,其中1个为对比试件,3个为化学植筋加固试件,3个加固构件分别以不同锚固方式加固梁端负弯矩区域;然后对4个试件施加低周期往复荷载作用。通过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了化学植筋加固构件锚固失效的性能。结果表明,化学植筋能满足构件单次拉拔至构件屈服前不发生破坏;构件屈服后至极限承载力阶段,随着加载级数的提高及循环次数的增加,部分锚固钢筋被拔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膨胀型锚栓、扩底型锚栓、普通化学锚栓及特殊倒锥型化学锚栓进行单锚、两锚、四锚和八锚的抗拉试验,研究了群锚抗拉的破坏模式及受力性能,并对群锚受拉承载力的试验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锚栓群锚抗拉破坏状态主要有:混凝土锥体破坏;锚栓钢材破坏。承载力试验值与《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腐蚀疲劳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剪切筒模型及文中选用的实验加载方式,考虑界面摩擦系数的衰减,同时考虑力学因素-应力比R和加载频率f的影响,研究了钢筋与混凝土界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情况.通过对Paris公式的修正,借助能量耗散率给出腐蚀疲劳数学模型,得到了界面腐蚀疲劳脱粘速率,脱粘长度与循环荷载作用次数的关系.同时考虑混凝土损伤(如刚度衰减)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界面腐蚀疲劳(CF)裂纹扩展速率的因素,如应力比,加载频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唐山市古冶区地震地质资料、历史地震资料并结合唐山市7.8级大地震强余震的分布规律等,综合确定唐山古冶区预测震害烈度,为房屋震害预测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村镇地区新老建筑物的更替频率逐步加大,导致了大量废弃粘土砖等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同时还造成了村镇地区环境再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将废弃粘土砖用于制备再生粗骨料混凝土,不但可以有效地消解建筑废弃物,减少原生粗骨料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同时又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解决了建筑垃圾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即既符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又符合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通过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级配以及水灰比对废砖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再生粗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SIR-3000单通道地质雷达的400MHz,900MHz天线为研究手段,说明地质雷达在探测同一目的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底部两层框架基础隔震建筑非线性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震害表明,建筑物主要受水平地震作用影响。本文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 Non linear建立了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非隔震结构和基础隔震结构的实体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两个水平向地震作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底部两层框架上部砌体结构采用基础隔震技术后,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明显低于相应非隔震结构。尤其是刚度突变的转换层,隔震后水平地震反应降低很多。  相似文献   
10.
管土相互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土相互作用是影响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管土相互作用是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应用ADINA软件实现地下管道与土体融合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管土接触来设定管土相互作用;介绍了管土接触设定、地震荷载加载时间函数、模型参数选择与求解步骤,并依据所建模型计算了埋地管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对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