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8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3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地貌形态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855年黄河改夺大清河河道后于山东利津县东北入海。至今黄河尾癌河道历经10次大的改道变迁,塑造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形成了7个主要的亚三洲堆积体。该文利用黄河尾癌河道改道资料,近、现代河口流路变迁图,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系图以及1985-1986年的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在研究黄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进行沉积层序分析,将今论古,反推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地貌,研究结果近似展示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二维平面的发育演变和其时其地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2.
磁法直接找油气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点综述了70年代末以来,国外开展的利用与油气相关的成岩作用磁性矿物与微磁异常对应关系进行磁法直接找油方法的进展。结合笔者“七五”期间完成的相同领域的科学研究,评述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认为,由深部油气藏中的烃向上微渗漏在近地表岩层中形成的还原作用产生的成岩作用磁性矿物的地质-地球化学模型可以成立。成岩作用磁性矿物在地面上方可能产生高频、低幅度(一般小于20nT)的微磁异常。含油气区沉积盖层中分布的成岩磁铁矿具有典型球粒状的特有矿物形貌标志,它们携带了较为稳定的化学剩磁(CRM)。浅层土壤的磁性与烃含量之间呈明显的相关特征。结合沉积盖层及浅层土壤的磁性、矿物及地球化学成分建立含油、气区地磁-地化相关模型,可能是利用磁法直接找油的一种全新的油气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庆生 《物探与化探》1986,10(4):309-311
倾斜地质接触带在磁法勘探的磁异常推断解释中是比较经常遇到的地质形体。对于这种形状的地质体,由于假设向下延深无限,则导致它的绝对磁场强度的数学表达式发散,或者说这种规则形体的绝对磁场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所谓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逻辑斯蒂模型的遥感图像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逻辑斯蒂法是一种非线性的回归分析方法,因采用逻辑斯蒂模型而得名[1],可用来进行未知单元类别属性的预测和判定。不同于一般的分类方法,它可分别给出某一单元属于各已知类别的概率,进而对研究的未知区中所有单元进行分类和预测。本文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而后利用它对内蒙古自治区两个研究区的两种图像数据进行了分类,最后探讨了影响该方法用于遥感图像分类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6.
一个新太古宙地壳断面岩石的地球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庆生  高山 《地球科学》1993,18(4):510-510,513
  相似文献   
7.
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作为分析样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化测度研究。分析数据显示,其分布与交通干线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交通干线具有一定的“轴向”聚集和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地学信息图谱反映空间格局和时间演化的图形思维方式和景观生态学格局与过程研究的定量思维方式为基础, 以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上黄河尾闾流路摆动过程为例, 探索了景观信息图谱方法研究体系. 主要内容包括: (1)景观信息图谱方法体系; (2)黄河尾闾流路演变过程图谱特征; (3)黄河三角洲近、现代7个亚三角洲体的发育过程图谱特征; (4)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发育的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5)黄河尾闾流路在亚三角洲体构造过程中的景观信息图谱; (6)黄河尾闾摆动过程发育的“廊道-基质”景观信息图谱特征. 文中的景观信息图谱研究方法, 还处于探索阶段, 希望能够以此“抛砖引玉”, 在景观“格局与过程”时空复合特征的研究方法上为同行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太湖地区地形特点,选择典型试验区,并以1∶50 000DEM为假定真值,通过DEM面误差可视化分析、DEM面误差谱、面误差信息熵模型、中误差模型等方法对SRTM DEM数据高程精度质量做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地区SRTM DEM高程精度质量要高于1∶250 000DEM,并低于1∶100 000DEM。在分级为1m的情况下,DEM面误差图能较好地描述太湖山地地区山脊线、山谷线的走势。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滨海区域大量分布着由柽柳、芦苇、翅碱蓬、二色补血草、白茅等组成的斑状植被,多呈棋盘状规则分布,胜利油田地震勘探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深入研究其分布格局并探讨其形成机理,对于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至关重要。为此,本文首先对斑状植被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和制图,评价了我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卫星)不同空间分辨率图像检测黄河三角洲斑状植被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利用圆霍夫检测方法下,前视、后视、正视全色图像和正视多光谱图像都能很好地检测斑状植被,空间分辨率高的图像检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