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104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2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变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变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和亲硫铁族无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带的含矿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对各类水样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都思兔河中段,对于相对惰性的组分,河水的化学成分由湖水与地下水混合形成;但对于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组分,湖水在向下游运动的过程中,其化学成分明显受到了化学反应的影响。论文使用Cl-质量平衡方法,计算出该段河水中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在50%以上;并且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条件及矿物饱和指数的计算结果,确定石膏的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的沉淀以及CO2逸出是河水化学成分形成的主要化学作用,通过对化学反应量的计算,恢复了湖水与地下水仅发生了简单混合作用的混合水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Sand dab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flatfish in the Bohai Sea, has recently decreased gradually in biomass, resulting from overfishing and marine pollution. Artificial culture and multiplication of sand dabs are essential and practical in China. The present paper examines the food habitof this fish to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for its culture and multiplication.  相似文献   
4.
鱼类摄食生态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窦硕增 《海洋与湖沼》1996,27(5):556-561
综合分析了鱼类摄食生态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中的诸多问题:胃含物分析法,营养生境及食物重叠,食物链与食物网,营养结构与营养级,摄食器官的形态特征与摄食行为的关系,食物选择以及生理生太因子对鱼类摄食的影响;提出了食物排序的概念、优势度指数D及其判定公式,并以此比较客观地建立了摄食生态相似的鱼类群落主次食物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5.
东海大陆架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洋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异养细菌在分解有机物质和无机化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从海洋食物链的角度来看,分解各种类型有机物而得以增殖的异养细菌自身也是海洋原生动物、浮游动物及底栖动物的营养源。异养细菌在海洋生态系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对海洋中某些细菌的代谢活动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普遍的重视。 海洋异养细菌的生态分布资料已有不少报道。但至今尚未有人发表过东海大陆架海域海洋微生物生态调查的报告。东海大陆架海域江河交汇人海,大陆对海洋的影响极为突出,水文和底质情况复杂,水产资源丰富,因而特别富有多样化的有机物来源。调查和了解这一海域中异养细薗生态分布规律,并研究其参与物质转化过程的特异性,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海洋生态学问题,而且对于阐述东海大陆架的特点也极有价值。本文着重讨论异养细菌在东海大陆架的生态分布特征及菌群组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Abstract

Wit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cean resources and space, it is inevitable to encounter existing submarine facilities in pile driving areas, which necessitates a safety assessment. In this article, by referring to a wharf renovation project as a reference, the surrounding soil response and buried pipe deformation during pile driving in a near-shore submarine environment are investigated by three-dimensional (3D) numerical models that consider the pore water effect. Numerical studies are carried out in two different series: one is a case of a single pile focusing on the effect of the minimum plane distance of the pile–pipe, and the other is a case of double piles focusing on the effect of the pile spacing.  相似文献   
7.
In marine sediments from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polluted by oil spills (Etang de Berre) high bacterial activity is responsible for self-purificati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se areas showing a bacterial density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samples from non-polluted areas (Isle des Embiez). Between 60 and 80 % of the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the polluted areas are hydrocarbon-degrading, compared with 0.01 % in the non-polluted area.Several strains of hydrocarbon utilisers were isolated, a mixture of strains from each biotope was taken to represent a ‘biotope population’ and their activity towards different types of hydrocarbons (n-alkanes, iso-alkanes, cycloalkanes, aromatics) was determined.With ammonia as the nitrogen source the ‘biotope population’ from the polluted area degraded hydrocarbons much more readily than the ‘biotope population’ from the non-polluted area. With nitrate as the nitrogen source the degradation was much reduced, and, for some hydrocarbons, ceased in both ‘populations’.Individual hydrocarbons encouraged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strains in the ‘biotope population’. In natural mixtures of hydrocarbons all strains grew well and degraded aliphatics.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piratory activity of the ‘biotope popul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the ‘population’ to utilise hydrocarbons for growth.  相似文献   
8.
9.
古近系双阳组是在吉林省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中,油气赋存的主要层位,储层主要为湖底扇和扇三角洲的砂体。依据双阳组储层的大量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的资料研究了该储集层的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双阳组储集层:成岩作用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和溶解6方面的作用。双储集层中的自生粘土矿物蒙皂石向伊利石转化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演化过程经历了蒙皂石渐变带,第一迅速转化带和第二迅速转化带,相应的成岩作用阶段可划分为早成岩阶段B期、晚成岩阶段A1期和晚成岩阶段A2期。依据在垂向上的成岩变化,建立了莫里青断陷双阳组储集层的成岩作用演化序列。在垂向上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了储层物性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10.
湖南涟源凹陷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涟源凹陷经历了2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盖层建造和中生代陆相沉积,现今的逆掩冲断构造样式和构造格局基本定型于燕山期。油气藏的形成经历了早、晚两期,早期形成于印支运动主幕,燕山运动主幕遭到破坏,部分经重新分配后形成次生气藏;晚期形成于燕山运动主幕以后,属原生油气藏。涟源凹陷中部褶断带的紧闭背斜是寻找次生气藏的首选区域,而宽缓向斜中的隐伏隆起则是寻找晚期原生油气藏的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