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伟超  谭理  申学林  应国伟  王蕾 《测绘》2012,(6):265-268
监测地理国情,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地貌形态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貌形态识别是一项必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25m分辨率的DEM数据,以绝对高程和地形起伏度为地貌形态识别指标,建立适合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的分类分级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分割的方法获得研究区6种地貌形态的分布图,识别结果真实可靠,对后续工作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监测是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社会人文地理国情监测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初步提出了社会人文地理国情监测体系,并从概念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体系和成果体系四个方面阐述了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内容,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走向业务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针对成都平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快速、动态监测的需求,本文研究了基于多时相Sentinel-2数据的农作物分类方法,利用主成分分析,降低了冗余信息,提高了分类精度。以2021年成都平原崇州市的7景Sentinel-2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时序多光谱、时序主成分波段、时序植被指数、典型时相多光谱+时序植被指数等4种分类数据集,开展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主要农作物分类研究。研究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能有效提高主要农作物的用户精度,降低农作物分类的错分率;基于典型时相多光谱+时序植被指数的数据集取得了最高的总体精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影像分类方法仅利用灰度、纹理等谱内特征,未能充分利用谱间特征,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一种融合谱间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遥感影像进行变换,提取前两个主分量作为变换后的数据;通过影像分割方法获取像斑,选取训练样本像斑;利用灰度直方图与联合灰度直方图分别表达像斑的谱内特征与谱间特征,采用G统计量度量直方图距离,依据距离倒数加权计算像斑的谱内概率与谱间概率,依据加权组合谱内概率与谱间概率构建联合概率,在联合概率最大基础上获取影像分类结果。在Quick Bird遥感影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0.0%和86.7%。  相似文献   
5.
在对DLG成果进行接边质量检查过程中,可选用的接边质量检查软件不多,而仅用到的几个接边质量检查软件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IPointCollection接边检查法,该方法简单、智能、严谨,输出结果指向明确,判断准确,减少了疑似问题个数,可提高质量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已有控制网的现状,讨论了在这些地区建立和改造城市基础控制网必须要处理的几个问题:规范性、合法性、前瞻性、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应国伟  侯华斌  刘江  吴思 《测绘通报》2014,(12):112-113
针对矢量地形图数据中要素边线直角化问题,分析了最小二乘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最小二乘法以外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边线中点固定算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算法模型简洁、运算速度快,适用于大数据量的处理和运算。本文详细描述了该解决方案的实现过程,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基础地理数据联动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工程的启动,社会发展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现势性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别更新生产的方法效率低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的数据联动更新技术,以要素为中心对多种尺度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联动更新生产;并介绍了整合更新数据库、要素更新规则定义、要素匹配与联动更新等主体技术方法;最后设计联动更新程序,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密度栅格数据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山区人口分布与地形、土地利用、道路、河网以及居民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山区人口密度与高程、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3以上;与道路、河流存在类似关系,即距离越远人口密度越低,与河流相关性较弱;居民点密度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状态,人口密度与中心城市距离存在较高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804;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建设用地和耕地中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