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5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DEM的宁明县地形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STER GDEM 30 m分辨率的DEM为基础数据,ArcGIS为软件平台,提取宁明县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等地形特征要素,并对地形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县域内坡度在0°~81 °范围内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于5°~ 35°之间;南坡、北坡坡向面积相差较小,分布相对均衡;西北部、南部地形起伏较大,最大处可达702 m;地表粗糙度处于0.15~1之间;地表切割深度最深处达到340.67 m.  相似文献   
2.
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表形态的数字化模拟,是测绘部门数据生产的重要内容.当前DEM生产主要采用交互式数字摄影测量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极为依赖经验,同时生产效率也较为低下.近年来兴起的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为DEM获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文以广西植被茂密区和陡石山区的点云数据为例,研究在广西困难地区应用机载LiDAR技术进行高精度DEM生产的可行性,并利用同区域的数字广西地貌成果对所生产的DEM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机载LiDAR数据进行DEM生产不仅将植被茂密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25%,陡石山区的生产效率提升了7倍以上,同时数据精度能够满足1:10000 DEM的要求,在广西传统DEM生产困难地区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背景、目的,指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期成果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内业单幅成果和数据库成果通过借助GEOWAY和MAPGIS等地理信息软件平台进行标准图幅和乡、县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4.
以3种不同数据源和不同分辨率的DEM数据为基础,着重研究了不同数据源和分辨率对四级水系流域(县级区域)的河网提取的影响。实验表明,对四级水系及其支流的提取并不是分辨率越高越好。从提取的精度角度看,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得到的DEM的实验结果较为详细。而从分辨率来说,12.5 m分辨率的DEM最好。  相似文献   
5.
实景三维技术具有数字化描述与表达立体化、真实化、实体化特征,可视化程度高,使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得以真实还原,契合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发展要求。本文从规划编制流程的角度,以河池市小龙村为例,梳理了实景三维技术在村庄规划调研、编制、规划后续的管理与实施以及公众参与全流程的应用,以新技术赋能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实景三维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运用拓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背景、目的,指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期成果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快速有效地利用已有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内业单幅成果和数据库成果通过借助GEOWAY和MAPGIS等地理信息软件平台进行标准图幅和乡、县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遥感监测手段及时发现广西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的人类活动图斑,解决林业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等由于面积较大、地理环境复杂、交通条件差,监管难度大而难以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提高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监管能力、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