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6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满足新时代对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专业硕士培养现状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提出了PDCA理念用于产教深度融合培养模式,讨论了产教深度融合培养的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课程体系开发、导师团队优化及实践基地的质量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模式与对策,论述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监控体系,总结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计划、执行、考查、处理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为专业硕士高水平培养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实时动态差分法测量精度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时动态差分(RTK)测量精度的表现结果出发,通过综合分析RTK测量误差特性,推导出反映RTK测量精度的数学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为实时预测评价RTK局域性控制测量提供可行依据,切实指导RTK测量实践,具有较好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史建青 《海洋测绘》2005,25(5):31-33
通过分析后处理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ifferential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GPS)测量原理和其在海域调查中应用的具体事例,说明DGPS不仅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而且价格低廉,对其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建立连云港市测绘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实现方法,分析了其设计开发中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GPS-RTK在数字测图应用中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时动态定位技术RTK在临港产业区数字测图中的应用,简述了RTK的基本原理、参数转换的求解方法及其精度评定;介绍了RTK技术在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并对RTK所测控制点高程数据与常规水准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及对它在地形测量中人员配置、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连云港市内河航道数字地形模型建设的实践,阐述了航道数字地形模型建设的通用程序和技术要点,探讨了模型的精度和建模过程的适用方法及对策,对于经济高效地建设内河航道数字地形模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ALiDAR在航高3000m的应用现状,为验证其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高程更新中的可行性,通过ALiDAR航摄前实施参数设置、仪器检校、参考站选择、航线设计等质量控制措施,再利用网络RTK对ALiDAR在平地、城镇、丘陵、山区等不同地貌点进行了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航高3000m ALiDAR用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高程更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CORS建设的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海工学院CORS(包含3个参考站和1个系统控制中心)为基础,使用两台与原参考站不同型号的GNSS接收机,采用3G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参考站与系统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通信,扩充两个基准站,构成一个新CORS。从系统定位精度、时效性等方面对该构网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实际RTK测试。最后得出结论,在CORS建设中,参考站使用不同型号的接收机和利用3G模块在参考站与系统控制中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完全可行。该研究为以后的CORS参考站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RTK进行数据采集和施工放样已成为当今一种非常重要的的测绘手段,其水平方向精度已得到公认,而垂直方向精度问题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通过RTK结合普通水准在一个小区域内,对一些固定点高程进行了检测,从结果看,RTK水准能够从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满足大比例尺测图的需要。这项研究也对目前CORS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标GPS定位信号与测深仪水声信号的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下地形地貌测量为例,通过测量仪器硬件有效安装和倾斜改正,对信标GPS定位信号与换能器测深水声信号的空间位置在垂直轴上进行统一;以计算机API时钟作为时间基准,使定位信息和测深信息在时间轴上对齐;经过位置与时间信息融合后,形成空间匹配的三维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