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地理空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如热量、降水量等)一直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因素能否解释湿地植物多样性格局仍不清楚。研究探讨了环境因素尤其水分和热量条件对湿地物种分布的影响,具体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蒸发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总计7个指标,研究对象涉及新疆3个二级流域的26处湿地公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指标对湿地植物丰富度影响的相对大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另外,还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各变量残差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以评估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构方程模型总计解释了41.8%的物种丰富度变异,以年平均降水量对物种丰富度总效应最高,为0.47,其次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0.42,其中年平均降水量为正效应,年平均日照时数为负效应。其他各指标对物种丰富度的效应均不显著。(2)年平均降水量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2.86%,年平均日照时数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4.76%。(3)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残差均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莫兰指数在-0.1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