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疆城市化过程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9,他引:17  
城市人则城市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分析新疆城市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围绕新疆城市发展的阶段和过程,采用多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手段,对新疆1978-2000年间城市化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寻求并探索新疆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水平和演化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各因素与城市化的关联度不仅在横向上存在着指标间的差异,在纵向上显示出1990-2000间各指标与城市化的相关性明显高于1978-1989年间,部分指标与城市化关系发生了负向变化。表明近20多年来新疆城市化稳定发展,城市化系统条件(农村和城市的控制性次系统及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有一定的提高,体现了系统各因素与城市化发展的同向性以及区域发展的合理趋势,但整体薄弱的社会经济基础是新疆城市化落后的根本原因,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仍将是新疆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甘肃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对甘肃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乡镇企业发展是甘肃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回归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的指标和大部分乡镇企业发展的指标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关系);(2)现阶段乡镇企业在全省各县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已相对局限(在对2003年截面数据的相关分析中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极其微弱,相关系数为0.058);(3)甘肃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如经营规模过小、资金短缺、技术层次低、从业人员素质低以及体制制度方面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和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规模过小、建设档次低、布局分散、职能趋同性强等问题致使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在现阶段没有能很好地相互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新疆实际,采用多元统计中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新疆87个市县进行了生态经济类型划分。首先确立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接着用聚类分析法将87个市县划分为十大类型,最后对各类型生态经济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和概述,为系统整体地认识和评价新疆各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