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拟建的南太水库座落在碳酸盐岩岩溶发育区,库区南北向河是库区主干流河,呈狭窄条带,分布有顺河逆冲断层F1、推覆断层F2、正断层F3等,处于断层破碎带控制之中,形成渗漏网络、排泄网络,渗漏严重是拟建水库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以鄂尔多斯盆地J地区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为研究对象,利用Avizo软件的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功能,处理多尺度三维CT成像技术提供的图像信息.提出核磁阈值分割法,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目的层岩石样品进行多尺度三维孔喉分维数重构,建立非常规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纳米级三维孔喉分布和孔喉球棍模型.利用数字岩心分析模块对孔隙空间进行计算,获得喉道半径、孔隙半径、配位数、喉道长度、喉道形状因子、孔隙形状因子等定量参数,进而应用上述表征参数进行孔喉结构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纳米尺度下致密砂岩储层孔隙呈球状,喉道呈杆状、棍状和管束状分布,孔喉分布随机性强.多尺度三维CT成像技术具有无损、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在多个分辨率和不同视域获得较为清晰的二维、三维图像.建立的球棍模型,能够直观、定量表征孔喉大小、几何形态、空间分布、连通性等,对微细观尺度储层孔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口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数据精度和质量的提升,基于公里网格统计单元宏观分析该问题已具可行性。论文以公里网格为统计单元,结合WorldPop数据集和SRTMGL1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因子(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人口空间化数据集、DEM数据源以及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强烈且持续小幅增强的低地形指向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分布半数平衡点在2000年分别为95.6 m、50.7 m和3.01°,到2020年下降至77.0 m、46.8 m和2.88°。(2)相对土地面积分布,人口数量分布呈现范围稳定且强度持续小幅增大的低地形优势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主体优势分布上界分别较稳定地位于520 m、137 m和6.84°附近,人口主体优势率分别上升了0.011、0.026和0.038。(3)除DEM数据源差异对人口数量的起伏度分布和坡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项数据差异并未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可为宏观理解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供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