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自然地理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 近年来国外对天然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研究有较多的报导。其中尤以斜发沸石(Clinoptilolite)居多,它被认为是一种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沸石矿物。本文研究了我国浙江省缙云县斜发沸石岩(SiO_2/AlO_310)在碱金属浓盐溶液中对各离子的交换性能。考查了静态相对交换容量及其与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关系;并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利用磷钼酸晶体与浓硝酸铵直接作用,制备的大颗粒(大于80筛目)磷钼酸铵(简称 AMP),对于卤水低含量(10~(-4)%以下)铷、铯的分离和富集以及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简称 BAMBP)萃取的条件。实验证明:AMP 采用磷钼酸与浓硝酸铵直接作用的制备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颗粒大、透水性好等优点。在柱上交换条件下,铷和铯的吸附量分别为0.2和0.5毫克当量/克。其分配系数分别为:钾0.11、铷21.2、铯>2000。用于组分复杂的卤水以及矿物中铷和铯的分离、富集是一个比较好的交换剂。试验还证明:不用硝酸铵溶液洗脱,仅在试样中预先加入定量的硝酸铵和硝酸混合溶液,可直接将大量的钾、镁等元素分离而铷和铯得到满意的富集。富集了的铷、铯,用碱溶的方法进行溶解,然后采用4-仲-丁基-2(α-甲苄基)酚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为了使整个分析方法更加简化,将一般的交换柱改用经过改制的25毫升梨形分液漏斗,可使交换、分离、碱溶,萃取均在一个容器中进行,试验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解决了 AMP 所存在的缺点,使 AMP 用于分析上的分离更加快速,广泛。从而使一个繁杂、冗长的铷、铯分析,变成了简单,快速,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25。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大粒度磷钼酸铵晶体(简称AMP)不加任何填充料,在一定浓度的硝酸铵——硝酸介质中,不经淋洗,柱上分离钾与镁离子并富集铷与铯。吸附了铷与铯的 AMP用氢氧化钠溶解,调节一定碱度,用4-另丁基2(2-甲苄基)酚(BAMBP)萃取,经盐酸反萃取之后,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量为0.1微克/毫升铷或铯。相对误差为±6.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