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三工河流域绿洲时空变异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根据三工河流域1978, 1987年的航片和1998年TM影像以及气象水文观测资料, 利用GIS, RS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从绿洲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变化和绿洲冷岛效应, 研究了冲洪积扇-冲积平原型绿洲时空变异和稳定性.结果表明: (1) 流域绿洲上部、中部和下部土地覆被变化的幅度大且速度很快, 并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2) 1978~1987年期间, 绿洲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增加, 绿洲景观稳定性降低, 而1987年后, 绿洲景观的多样性降低, 绿洲景观稳定性提高; (3) 60年代以来, 三工河绿洲的冷岛效应逐步加强, 从气候角度来说, 绿洲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GIS技术、多媒体技术、DBM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地图控制方式提供数字地图、遥感数据、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图像、声音、文字的输入、存贮、检索、分析和制图,实现了流域基础信息资源的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控对策定量研究方法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左其亭  陈嘻  杨辽 《干旱区地理》2001,24(2):146-151
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西部干旱地区从便于生态环境调控与管理的角度,急需进行量化研究,内容包括:量化指标体系与指标量化方法、调控优化模型与求解、调控方案制定与实施等。针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探讨了生态环境调控量化研究的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DEM的流域水系分维估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分形理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是一种新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形理论与地学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介绍了分形理论在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介绍了利用Arc/Info,以DEM为数据源提取流域信息的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分形理论、GIS技术和流域地貌模型巧妙耦合,分别用基于覆盖法的分维估算方法和基于Horton定理的分维估算方法计算了马连河流域水系分形维数。这种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易于操作、高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以LANDSAT TM标准假彩色合成影像数据作为主要信息源,经过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结合各类地理统计数据,将研究区划分为7个景观类型,采用分离度、景观分维数、多样性、均匀性、破碎性、优势度等项景观指标分析了研究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景观、荒地景观,主要斑块类型为草地、戈壁、林地和耕地;(2)研究区景观破碎度较低,多样性较小,景观较完整;(3)在该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增强,平原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6.
精准农业技术应用示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新疆棉花精准种植系统试验示范》为例,详细论述了棉花精准种植试验示范研究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的基础条件与可操作性,并结合项目在试验示范区开展研究工作以来具体实施的技术思想、方法、手段,分别介绍了GPS、RS、GIS技术在精准农业研究中的应用和3S技术在新疆棉花精准种植中具体应用情况与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刘志丽  马建文  陈嘻  杨辽 《遥感学报》2003,7(2):146-152
介绍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3S)技术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植被指数、人口经济等主要生态环境要素的遥感时序信息提取、GIS数据分析和GPS野外定点检测。总结出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从1990-2000年的11年间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505.433km^2,整个自然/半自然植被的面积减少了943.089km^2,水体面积增加了80.477km^2,塔河中下游天然植被大面积衰败和死亡,尤其是胡杨林面积锐减,致使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初步提出了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建议。通过研究还建立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3S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The unique ecological landscapes are composed of the mountain systems with the obvious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vast natural desert systems, and oasis systems on which the human beings rely for the existence in the arid areas in West China. Oases are the …  相似文献   
9.
基于AVHRR/NOAA影像的天山北坡近10a植被变化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罗格平  陈嘻  胡汝骥 《冰川冻土》2003,25(2):237-242
提出一套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干旱区植被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初步评价的研究方法,在天山北坡及其典型区域三工河流域应用取得满意结果.研究表明:1)1992—1998年天山北坡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持续增加,与同期温度和降水变化趋势一致,从植被角度响应了天山北坡气候向暖湿发展的态势.2)1987—1998年三工河流域从前山带到北部沙漠区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显著增加,尤其是绿洲外围的北部沙漠区和荒漠过渡带;从增加的幅度看,平原区增幅明显大于山区,后期大于前期;植被指数与6~7a温度、降水的均值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和6~7a蒸发潜力的均值表现出负相关,三工河流域植被变化显著地响应了6~7a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