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4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南翼绍兴县的区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归纳了其城市化的特征,说明该县也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作者认为,在后发展国家,人口稠密地区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半城市化现象;这类地区的小城镇还将经历“自下而上”逐步逐级的集聚发展;分散状态的半城市化的行政区需要加强其中心城市建设,但需与上级区域的城镇体系发展相协调,不宜构造超越其服务区域的大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一、乡村地理学的范围乡村作为地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二次大战前曾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现在已经降到了一个比较次要的地位。这样一种研究兴趣的下降与城市地理学各方面研究工作和专门知识的迅速、精致的发展形成了对比,它也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过程的影响。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乡村地区正在发生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的变化,这些变化应该得到地理学者比现在更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6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地理界有关乡村发展的研究工作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大,国际地理联合会(IGU)设立了专门机构组织协调并推动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对国际地理联合会中有关乡村发展的组织机构变迁及最近的学术活动作一概要介绍。一、乡村发展组织机构的变迁地理学工作者对乡村地区发展问题的兴趣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织的对乡村地区规划的几次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本区乡村开始向现代化演进。本文分析了本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和现状特征,乡村城镇化特点及前景,指出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