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开发乡村旅游的硬件条件具有很高的重合度,而根植于西双版纳村寨的贝叶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因此,在版纳村寨开发乡村旅游是一项很好的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此举是促进西双版纳村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的旅游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度、分析、研究,不但是对一旅游地进行开发、规划的有效工具,也不仅是被动地控制游客流量,不使其超过承载力的某一阀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它可以指导我们主动地对旅游地进行合理管理,更好地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这对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的现实意义。运用模糊线性规划测度模型来分析云南省丽江云杉坪景区的合理环境承载力及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为旅游规划和景区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旅游开发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已经并仍然在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支撑,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必须要将傣族传统文化即贝叶文化的精髓注入其中,实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完美结合,这就必然要面对旅游开发与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题。长期以来,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被当成一对矛盾体为学术界所热议,事实上,旅游开发不是导致传统文化变异、消失的元凶,"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才是展现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